高昌和北廷別失八里,是西州回鶻兵力最盛的兩處地方,也是西州回鶻財富匯聚的兩處地方。
兩處城池一旦被攻破,必然能繳獲到大批的牛羊、錢財。
無論是遼國詳穩蕭匹敵,還是黑汗王玉素甫,都不愿意讓對方獨享其中一處的利益。
所以才會違背常理,選擇讓兵馬承受著巨大的風險跨越天山。
“遼兵承擔了不該承擔的風險,黑汗王玉素甫應該會有所補償,不然遼國詳穩蕭匹敵絕不可能答應派遣兵馬跨越天山。”
張知白肯定的道。
趙禎點頭道:“據探子回報,黑汗王玉素甫放棄了納職、益都、伊州三城的爭奪。想必這三城就是補償給遼國的。”
呂夷簡冷哼了一聲,不屑的道:“遼國連自己現有的地方都沒治理明白,占那么多地方有什么用。”
趙禎、寇季、王曾等人聞言,哭笑不得的搖頭。
遼國發展漢化多年,一部分地方已經徹底漢化,推行著漢制,但還有一些地方,仍然沿用著草原人獨有的治理方式。
在呂夷簡眼里,草原人獨有的治理方式,跟不治沒什么取別。
所以他才會鄙夷的說出這番話。
趙禎等人正是知道呂夷簡話里的意思,所以才哭笑不得。
寇季笑著道:“疆土這東西,沒有人會嫌多。雖然我大宋還沒有徹底消化大理,但是有機會能從其他地方再占據一些疆域的話,我肯定不會放過。”
呂夷簡淡然道:“遼國能跟我大宋比?我大宋就算奪下再多的疆土,遲早也會將其漢化。遼國奪下了西州回鶻的納職、益都等地以后,一定不會好好治理。
無非就是曹規蕭隨,沿用草原人治理地方的那一套。
納職、益都等地奪下的越容易,以后丟起來也容易。”
趙禎瞥了呂夷簡一眼,道:“現在是說這些的時候嗎?”
呂夷簡干巴巴一笑。
趙禎繼續道:“探子回報,西州回鶻求援的使節已經到路上了,要不了多久就會趕到汴京城。西州回鶻向我大宋求援的話,我們是幫還是不幫。”
呂夷簡聞言,皺起了眉頭,默不作聲。
王曾沉聲道:“永興、捧日兩軍尚在大理境內,年底永興軍才會調遣回西寧州。西邊能夠調動的兵馬,只有鎮西軍。
可鎮西軍還要守著西邊,一旦調離,西邊就沒有重兵把守。
無論是青塘,還是遼人趁機來攻,我們都沒辦法阻擋。
所以我們沒辦法幫。”
呂夷簡贊同的道:“遼國派兵幫著黑汗王朝對付西州回鶻,未嘗不是調虎離山之計。興許遼皇耶律隆緒正帶著兵馬悄無聲息的潛藏在我大宋西境之外。
一旦我大宋調離了鎮西軍,他就會趁機發難。”
趙禎遲疑了一下,道:“遼皇耶律隆緒人還在上京城。”
呂夷簡愣了一下,沉吟道:“那也不能冒險……我大宋北疆,毗鄰遼國西北路、西南路。遼國在西北路和西南路設有招討司。
各有班軍十二支。
此前在西北,我大宋擊潰了遼國西北路十二班軍。
可經過了近些年的修整,遼國西北路十二班軍已經恢復了元氣。
西北、西南共計二十四支班軍,兵馬人數超過了二十萬。
他們匯兵一處,從我大宋西北侵入的話,僅憑鎮北軍,未必攔得住。
此外,興慶府境內,仍有不少西夏遺民對我大宋懷恨在心。
一旦鎮北軍跟遼國西北、西南兩路班軍交上手的話,那些西夏遺民失去了重兵震懾,很有可能會在背后鬧事。”
王曾皺眉道:“遼國能夠調兵遣將,我們也能。永興軍隨后就會回到西寧州,到時候我們可以調遣永興軍前去馳援。
再加上地方兵馬協助的話,肯定能將遼國拒之門外。”
“永興軍回到了西寧州以后,得防著青塘。”
呂夷簡高聲喝道:“青塘近些年雖然一直依附著我大宋,青塘王對官家也孝敬有加,可并不能代表他沒有野心。
青塘王角廝羅近些年在青塘境內打壓吐蕃各族,已經逐漸的將所有的吐蕃勢力收入到了自己手下,手里的力量已經毫不遜色昔日的西夏,甚至比西夏還要強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