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季感慨道:“你要是非要這么認為,那就這么認為吧。”
朱能聽到此話,心里的抵觸之意瞬間消失的干干凈凈,“那我去。”
寇季點頭道:“那就好……一會兒我吩咐人準備一桌酒菜,你吃過以后,就盡快去高處恭軍中。”
“別急……”
朱能抬手阻止了寇季,他伸出手指向了地圖上遼國京南道和西北路中間一塊夾角的位置,問道:“遼國京南路和西北路中間夾著半個上京道,若是我們占了京南道和西北路,那這一塊地方,就像是一塊錐子一樣刺在我們身上。
你不會打算留著它吧?”
寇季搖頭道:“自然不會……等你們兵出長城的時候,種世衡也會率兵兵出長城,奔襲千里,趕到上京道和上京城的必經之路上,切斷上京道和上京城的聯系。
你們拿下了遼國西北路和京南道的時候,可以合兵一處,一起吞下上京道。”
朱能沉聲道:“如此一來,種世衡的壓力可就大了。”
奔襲千里,深入到遼國腹地,是一個十分危險的舉動。
不僅周遭都是敵人,同樣還要面臨漫長的補給線被騷擾的危險。
一個弄不好,很容易被切斷補給線,然后給困死。
楊文廣的祖父楊業,就是死在如此困局之中。
曹瑋的父親曹瑋,也差點死在了如此困局當中。
寇季也知道其中的危險。
“此事是種世衡主動請纓的。依照我最初的計劃,是吞下了遼國三道以后,趁著大雪封路,慢慢的收拾上京道。
但種世衡覺得我的計劃有些保守。
他覺得我們有能力有實力一舉吞并遼國四道的疆土,那就沒必要再花費時間去慢慢收拾。”
寇季對朱能坦言道。
朱能聽完了這話以后,沉吟道:“我跟種世衡共事多年,他要是沒把握,絕對不會提出這個建議。
你既然答應了,那就說明你也覺得種世衡此舉的可行性很高。
即使如此,那我就沒什么疑問了。”
寇季叮囑道:“你們手里有充足的火器,所以多用火器作戰,不要過于依賴個人勇武。”
朱能聽到此話,苦笑著道:“你這是完全不給我們這些憑借著武藝吃飯的老家伙活路。”
寇季直言道:“武藝在戰場上還是有些用處的,只是沒有以前用處大而已。而且你身為大將軍,應該用腦子打仗,而不是自己去沖鋒陷陣。”
在寇季看來,身為一軍主帥,一軍主將,帶頭沖鋒絕對是一件十分愚蠢的事情。
不到萬不得已,不應該這么做。
將士們沖鋒戰死了,再征調一批,立馬能填補軍中的空缺。
可是主帥、主將沖鋒戰死了,那一時半會兒可找不到合適的人來接替。
倒不是說誰的命比誰的命值錢。
而是就兵事上論,主帥、主將身上的責任更重,他們自然不能輕易的死去。
當然了,寇季也存著一點私心。
如今大宋將帥之才太少了,任何一個戰死,對大宋而言都是一個重大的損失。
寇季覺得,似曹瑋、狄青、種世衡等一類的名將,是可遇不可求的。
特別是狄青這種草根出身的名將,就更可遇不可求。
這一類的名將是天生的,沒辦法培養。
所以一旦折損,那就再也找不到接替的人了。
朱能不懂寇季的心思,他覺得為將領,不在戰場上廝殺,那還算什么將領。
雖然他心里有自己的想法,但他還是牢牢的記住了寇季的話。
朱能深刻的明白,自己的見解歸自己的見解,關鍵的時候還得聽寇季的。
因為寇季不僅能讓他保住命,還能讓他打勝仗,立大功。
雖說寇季不會帶兵,也不怎么懂得指揮打仗。
但是寇季這些年參與的戰事很多,他提出的戰術戰略,幾乎都是穩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