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財富,我卻從沒有送給窮苦人。
為何?
是我貪財嗎?
不是。
你先生我若是放開了貪,給我送錢的人能從此處排到遼地去。
我之所以不將自己的錢財分出去,就是因為我覺得不該分。
因為我手里的每一份都是我自己辛辛苦苦賺來的,而非巧取豪奪來的。
我更不會把錢給那些窮苦人。
因為我不想養成他們伸手要錢的習慣。
我想讓他們垂下手學會自己去賺錢。
如此一來,他們不僅能解決溫飽,還能學會什么是尊嚴。
若是我一味的給他們錢,養成了他們的習慣,那他們就會徹底失去尊嚴。
一些人在失去尊嚴的同時,還會變成習慣向人要錢的乞丐。
所以治理百姓、憐憫百姓的法子,是不斷的創造機會,讓百姓去賺錢,讓百姓通過自己的雙手富裕起來。
而不是將東西無償的給他們,讓他們混吃等死。
那是在害他們。
朝廷以前賑災,不是直接將糧食給百姓,讓百姓一邊喝著粥,一邊虛耗光陰,就是將百姓一股腦的塞進廂軍當中。
現在呢?
以工代賑。
告訴他們通過自己的雙手來拿賑災的糧食。
他們在災后不僅能重建自己的家園,還能維護自己的尊嚴。
更重要的是,以工代賑的時候,死去的百姓,遠比以前要少。”
包拯聽完了寇季一席話,陷入到了沉默。
寇季繼續道:“你在瑞安鎮上待過很長一段時間,你應該知道鎮子上的人以前都是災民。若是賑災之處,我只是將糧食和錢給他們的話,你覺得他們能活成現在這樣?
是我用以工代賑的法子,給他們創立了一個新家,還教會了他們謀生的手藝,才讓他們過的如此富足、安康。”
包拯咬牙道:“成年人自然可以用此法,可是那些蒙童,還有那些孤獨園里的人,他們根本沒辦法通過雙手去獲取糧食和尊嚴。”
寇季正色道:“他們中間一些人以前給朝廷繳納過稅負,一些人以后會給朝廷繳納稅負。自然是朝廷照顧他們。
蒙童們缺衣少食,那就證明是他們家里人太過貧窮。
我們要做的不是給蒙通送衣送食。
而是讓他們家里人富裕起來。
他們家里人富裕起來了,他們自然不會缺衣少食。
至于孤獨園里的人,他們若是過的不好,那就是朝廷政令和監察上的缺失。
我們應該更正朝廷錯誤的政令,監察各地孤獨園里容易出現的問題。
如此,才是對他們真正的憐憫。
也是我們真正的為官之道。”
包拯再次陷入到了沉默。
寇季嘆了一口氣道:“我們是治國的國醫,國家得了病,我們應該想辦法根治,而不是只顧表面。
如此一來,遲早是會出問題的。”
包拯仰著頭,質問道:“學生行善難道有錯?”
寇季長長的嘆了一口氣,“心懷仁慈,是每一個人應該具備的。但是以錢財行善,其實是不對的。
一個人若是窮,那就想辦法幫他致富,而不是給錢讓他富裕。
你想辦法幫他致富,他肯定富。
你給錢讓他富裕,只會讓他成為蛀蟲。
一個國家若是窮,也應該如此對待。
遇到問題我們應該看根本,而不是只顧著用錢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