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學林有些呆滯。
手機很貴?
龐學林很快反應了過來,這個世界,人類應該將所有資源都投入到了地球發動機的建造中去,民用工業品產能被壓縮到了極致,這樣的話,手機很貴似乎也能理解!
而且早上出門路過書房的時候,龐學林就發現了,爺爺的書房中沒有電腦。
他當時還沒想太多,但現在,似乎有些理解了。
“哦,沒事,上車吧,我們先去學校!”
龐學林跨上自行車,姚冰夏坐在后座,抓住了龐學林的衣服。
龐學林騎行如風,很快帶著姚冰夏出了小區。
一路走來,龐學林發現,江城城市基礎設施整體上和現實中的2019年沒什么兩樣,但無論是道路還是建筑,仿佛穿越了數十年的時光,被染上了歲月的痕跡。
市面顯得很破敗,開門營業的商店沒幾家,原本前世興旺的餐飲業,在這個時代已經徹底沒落,偶爾看到一兩家餐館,也大多是蘭州拉面,沙縣小吃之類的。
所有人都行色匆匆,龐學林幾乎沒看到悠閑逛街的行人。
二十分鐘后,龐學林來到了自己的母校江城中學。
學校看起來和三十年前沒什么兩樣,就是當年還嶄新的建筑,如今早已變成了另一副面孔。
龐學林先將姚冰夏送到初中部,約了她中午一同去食堂吃飯,然后才前往高中部教學樓。
高二(11)班,龐學林很快根據記憶找到了自己的教室。
同學和前世沒什么兩樣,教室里依舊吵鬧,龐學林默默走到自己的位置坐下。
現實世界高中的時候,龐學林年紀要比班里的同學小好幾歲,再加上他性格內向,學習成績又好,因此,在班里,他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存在。
沒人可以忽略他,但也沒人與他交朋友。
他也自得其樂,待在教室的大部分時間,都沉浸在學習中,在班里算是一個小透明。
在這個世界,龐學林的待遇似乎也差不多,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后,也沒人找他說話。
龐學林也不在意,找出教科書翻閱起來。
想要系統了解一個世界,互聯網的信息太過繁雜,真假難辨,反而教科書,是一種更好的選擇。
龐學林找來的是歷史與政治這兩門課的教科書,很快,他便沉迷了進去。
……
以下是流浪地球位面編年史。
1977年,中國天文學家付建明在統計過最近一千年的太陽活動狀況以及近50年的詳細記錄后,推出太陽核心聚變加速,將產生致命氦閃,以至太陽死亡,并快速膨脹吞沒地球的論點。該論點在國際上并沒有產生回響。
1980年,NASA專家TerrenceBrook看過付建明的論文后組織了一個小組開始研究相關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