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在現實社會,以龐學林的資歷,這種情況根本不可能發生。
但是在流浪地球位面,在這個全人類都在為逃離太陽系努力奮斗的時代,這種奇怪的場面卻成了常態,就連那些被派到納米中心加入龐學林團隊的知名專家學者都沒有說什么。
這是一個真正達者為先的時代。
不過真要說在材料學領域的水平,龐學林肯定比不上這些學者們。
但誰叫他已經有了論文呢?
那三十多篇關于高純度碳納米管的論文,使得他在這一領域成了真正的權威。
而龐學林深厚的數學功底,也讓他在材料學領域更加游刃有余。
很快,團隊內的眾人便發現,按照龐學林提供的的數學模型與他提供的實驗路線,契合度出乎意料的高,整個研究過程出乎意料地順利。
一年后,龐學林便在聯合政府以及全球學者的全力支持下,真正將三體位面汪淼的那個用于制造飛刃材料的黑箱研發了出來,而飛刃材料,也第一次在流浪地球位面展露真顏。
兩年后,龐學林團隊完成超高純度石墨烯材料以及石墨烯氣凝膠的研發工作,龐學林在這一領域的地位更加根深蒂固。
而且這幾年與這些全球頂尖學者共事的時間里,龐學林自身的學習也從未停下,因此,他自己也成長為了一名真正的碳納米材料專家。
……
地下城移民工作在龐學林進入地下城的第二年就提前完成了。
同年,月球放逐工程啟動。
為了防止地球加速時與月球相撞,人類在月球表面同樣建造了上千座行星發動機,將月球推離地月系。
當天晚上,成千上萬的人類聚集在地表,觀看月球起航。
龐學林和姚冰夏同樣來到了地面,只不過龐學林身份特殊,也受到了特別的優待。
他們來到了江城一號行星發動機可攀登的最高處的一處平臺上,觀看這一舉世矚目的時刻。
因為地球姿態調整的原因,那時江城正處于黑夜,明月懸掛在清冷的夜空中,這是一個難得的月圓之夜。
伴隨著工程總指揮的一聲令下,銀色的月亮突然爆發出了一道耀眼的藍光,在月亮表面拉出了長長的藍色尾巴。
星空下的大海也在這片藍光之下變得咆哮起來,因為月球一動已發的潮汐力,這樣的巨浪將會持續好幾天時間。
隨著時間的推移,月球在星空中的身影會漸漸消去,這一過程會持續半個月,直到月球徹底成為夜空中的群星之一。
這顆與地球相伴了數十億年的天然衛星,終于到了和地球分道揚鑣的日子。
“小林哥哥,你說有一天,我們也會像地球、月球這樣分開嗎?”
十六歲的姚冰夏,突然抬頭問龐學林道。
兩年的時間,姚冰夏身上已經開始了奇妙的蛻變,臉上的稚嫩漸漸褪去,胸口也變得鼓囊囊的,正在一點一滴地向龐學林展現著自己的絕世姿容。
“傻丫頭,胡說八道什么呢!”
龐學林彈了一下她的腦殼,將這一話題略過。
他心中暗嘆,等自己完成了任務,遲早有一天還是要離開這個世界的。
月球飛離地球的一個月后,地球也開始起航了。
無數行星發動機全功率開啟,一道道藍色的等離子光芒刺破夜空,推動著這顆龐大的星球踏上2500年的慢慢遠征。
人類上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