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我來回答吧!”
這一回,說話的是一名身著軍裝的中年男子,顯然來自軍方。
“我們已經儲存了超過一千枚反物質炸彈,至少可以摧毀上千顆可能對地球產生威脅的小行星,這一點諸位不必擔心。另外發動機的冗余在百分之三十左右,我們可以承受超過百分之三十的行星發動機失去推力。至于行星發動機可承受的爆炸極限,我們曾用超算模擬,即使百萬噸級氫彈,在不直接命中行星發動機的情況下,都不會對行星發動機的運行造成太大影響,如果是小行星撞擊,一般只有百噸以上或者直徑十米以上的小行星直接命中行星發動機,才有可能對行星發動機造成影響。”
“謝謝您的解惑,我暫時沒有問題了!”
那名科學家滿意地點了點頭。
緊接著,又有一人舉手道:“剛才劉秘書長也說了,我們目前的警戒范圍大概在一百五十萬公里左右,太空艦隊的主要攻擊目標還是在直徑百米以上的小行星。但是,根據我的計算,實際上至今五十米到一百米之間的小行星,如果命中北半球的話,也有可能造成極為慘重的影響,我想問問,當發現撞擊不可避免,同時太空艦隊沒辦法摧毀該小行星的時候,地球能否及時調轉方向,使得該小行星精準落入南半球?”
劉欣笑著回答道:“這一點我們可以做到,這也是我們為什么要求太空艦隊設立一百五十萬公里警戒圈的原因,當某些高威脅目標撞擊不可避免的時候,我們可以主動調整該小行星的落區,盡可能降低損失。這也是為什么需要大家在這里做參謀的原因,因為出現高威脅目標,就需要在座的各位做出正確的決策,屆時無論是聯合政府還是太空艦隊,都將直接聽你們的指揮!”
“謝謝劉秘書長,我的問題也沒了!”
這時,龐學林舉手道:“我有個問題!”
話音落下,所有人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聚焦在龐學林身上。
雖然在座的大部分人都認可龐學林參加這個會議的資格,但是這樣一個年輕人出現在會議中,他的一舉一動都會成為眾人的焦點。
“小龐教授,請說吧!”
劉欣目光落在龐學林身上,有欣慰,有期許,也有一絲好奇。
選擇龐學林參加這次會議,是他要求的。
畢竟,過去幾年,龐學林算是中國區風頭最勁的科學家了。
除了在碳納米管和石墨烯領域的出色成就外,這個小家伙年紀輕輕,竟然還解決了困擾數學界將近百年的BSD猜想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