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有很多,首先,木星的大氣層可不像地球大氣層這樣平穩安靜,一旦探測器與木星的距離縮短到一定范圍,木星大氣層溢出的氣流,就會對探測器產生擾動,使得探測器在環木星軌道上打起了水漂。
如果說探測器的理論軌道是一個橢圓的話,那么探測器的實際運行軌道,就是一個由波浪形曲線組成的橢圓。
再加上探測器的運行軌道還受到太陽、木星衛星以及太陽系內其他行星重力場的影響,探測器探測到的木星重力場數據精度就可想而知了。
其次,無論是對類地行星還是對類木行星而言,它們的重力場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產生一定波動的。
這是因為無論是類地行星內部的地質運動,還是類木行星內部流體的自轉運動,都會導致這些星體內部密度發生變化,因此,不同的時間段,不同的位置,探測器探測到的重力場數據同樣會有變化。
如果單單只有這兩個問題都還好說,甚至對普通想要借助木星加速的探測器而言,這兩個都不是什么問題。
可地球不一樣。
地球盡管體積只有木星的一千三百分之一,但兩者之間差距已經不是指數級了,特別是在兩者之間的距離只有數十萬公里的情況下,地球的引力場同樣會對木星產生重大影響,使得木星內部物質密度以及分布產生重大變化,進而造成木星與地球之間的引力發生變化。
這也是流浪地球中,地木交匯時木星引力激增百分之九的原因。
而另一方面,木星引力同樣對地球各大板塊也會產生的影響。
在地球物理學界,每年都有無數關于這方面研究的論文出來。
這些年,由于行星發動機的存在,已經使得地殼脆弱不堪,地質災害頻發,甚至因為地殼與地幔之間存在的液態巖漿層,導致板塊發生大幅度偏移。
就像當年發生在江城的那場大地震,使得原本處于江城東北方向的上海,已經漂到了江城的正北方。
這也是電影中,主角團隊前往江城時,為什么會經過上海的原因。
而木星引力無疑會加重這種影響,甚至會引發行星發動機大規模停機。
因此,無論從哪方面來看,地球利用木星進行加速,都是人類面臨的一道鬼門關。
闖過去了,就是一片海闊天空。
闖不過去,那就是全體團滅。
直到現在,不管是科學委員會還是聯合政府,都在進行這場豪賭。
至于任由危機發生,然后祈禱地球會像電影中那樣最終獲救,龐學林卻不抱指望。
電影《流浪地球》雖然精彩,但最大的科學BUG,就是結尾部分劉啟父子點燃木星大氣,使得氫氣與氧氣混合燃燒產生的沖擊波,將地球推離木星引力范圍。
不管從哪個角度去思考,這個想法都是不可能實現的。
單憑氫氧爆燃產生的那點化學能就想推動地球,就好比一個人站在地表,放了一個屁將自己崩出大氣層一樣不可思議。
因此,想要順利躲過這場危機,必須在地木交匯前,就做好充足的技術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