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之前,嶺子頂村村民們對龐學林的態度主要分為兩撥。
一波是把自己孩子送到學校去的,這些人,對龐學林相對還比較尊重,遇見的時候,也會叫上一聲“龐老師”。
另一撥人,沒有把孩子送去學校的,這些人對龐學林就比較不屑了。
用他們自己的話說:“讀書什么用,老胡(胡文斌)不也一輩子在這山疙瘩里待著?龐學林考上了縣城的高中,不也得回來子承父業?還不如省下幾塊錢吃點好的,孩子會種地就成,長大后總不會餓死!”
這些言論,在村子里占了大多數。
但今天之后,這些人對龐學林的態度就變得復雜了。
一下午的時間,村子里時不時能聽到一些婦女在低聲議論。
“誰說讀書沒用的?還是胡老師有眼光啊,把那孩子送到縣城上高中,要是老胡不死的話,現在可就享福嘍。”
“我早就說了嘛!那孩子是個能耐人,半個月掙了三千八百塊錢,十里八鄉,又有誰比得上那孩子!”
“可不是嗎?蘇家的那姑娘,跟著龐老師,這都打扮成什么模樣了,和城里的孩子沒什么兩樣。”
“對了,我還聽說村子里接下來要建什么希望小學,到時候招小工,十塊錢一天,要不要讓我們男人去試試?”
“龐老師說了,必須把孩子送到學校上學,才可以進施工隊,我們家倒不怕,巧蘭在學校里都讀了三年了,倒是你們家那幾個孩子,出了年,再不送去學校,可就掙不了這份工錢嘍!”
“等我男人從地里回來,我就找他商量商量,出了年,怎么咬牙也得把孩子送到學校去。”
“我聽我們家孩子說,今天晚上龐老師準備在學校講故事,讓村里的孩子都過去聽,我尋思著晚上讓我們家鵬子過去聽聽……”
……
龐學林從胡良才家吃完飯后,就回了學校,自然不清楚村民們怎么議論自己。
但是傍晚他和阿青吃完晚飯后,從村子里過來的三十多個孩子,讓他意識到了村民們態度的變化。
由于過來聽故事的孩子人數比較多,有點超出龐學林預料,他不得不讓胡立強他們把教室里的桌椅搬到院子里來,椅子不夠就坐在桌子上,才勉強讓所有人都有座位。
看著三十多雙眼睛聚焦到自己身上,龐學林站了起來,笑著說道:“同學們,大家安靜一下,有些人可能是第一次來學校,所以老師講故事的還請大家保持安靜,不要說話,也不要有什么小動作。大家都聽明白了嗎?”
“聽明白了!”
院子里響起了孩子們稀稀落落的聲音。
大部分都是胡立強他們在回答。
其他孩子,都還處于第一次見龐學林,身處陌生環境的緊張與不安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