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懷國喘了口粗氣,站在石階之上,抬眼望去,只看見重重疊疊的遠山次第向天邊延伸過去,近處清晰可辨,遠方漸漸模糊起來,消失在遙遠的天邊處。山與山之間,是一層濃而厚的云霧,只見山頭,不見山腳。
這樣的場景,從昨天進山之后,他已經看得麻木了。
“首長,來,喝口水。”
藺建章走上前道。
林懷國從藺建章手里接過水壺,大口大口地灌下半壺水,才忍不住問道:“藺縣長,從這里到嶺子頂村還有多遠?”
藺建章苦笑道:“按照我們現在的速度,估計至少要到傍晚才能抵達嶺子頂村。”
林懷國想了想道:“讓大家休息一下吧,我看老徐他們快堅持不住了。”
“行,我馬上安排。”
很快,由五十多人組成的隊伍停了下來,眾人一個個找合適的地方坐下休息,分發水和食物。
林懷國和來自科技部的徐靖遠、教育部的劉長征、中科院的鄭玉樹等幾位大佬坐在一起。
徐靖遠用手捶了錘酸脹的大腿,有些感慨地看著遠山道:“老林,以前總聽說你們G省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我這回算是見識到了。唉,如果放在二十年前下鄉那會兒,這樣子在山里走上幾天,我都不會累,現在人老了,吃不消了。”
“是啊,也不知道這位龐老師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天才人物,竟然在這種生活環境下,完成了對費馬猜想的證明。”
教育部副部長劉長征說道。
自從前天聽完王沐卉對龐學林的介紹之后,眾人就對龐學林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
一個普通的高中畢業生,有實力考上清華北大,卻放棄高考,選擇留守山村,成為了一名鄉村教師。
要是單單這樣那也就算了,最厲害的就是,這位龐老師竟然通過自學,展現出了極高的學術水平,甚至還攻克了困擾世界三百多年的費馬猜想。
而且凡是與這位龐老師有過接觸的人,像給他們做過介紹的林城日報記者王沐卉,林城大學的數學系的教授們,以及安河縣縣長藺建章,都對龐學林給出了高度的評價。
從旁人對這位龐老師的描述來看,龐老師不止數學水平高,無論是其眼界還是知識水平,都遠遠超出了普通二十來歲年輕人的范疇。
這也是林懷國他們決定親自進山見龐學林的原因。
當然了,昨天晚上,安河縣縣長藺建章給眾人看的一份由龐學林書寫的大學生支教計劃的草案,就讓他們震了一把。
不說大學生支教計劃這一想法的巧妙,單單這篇文章中所展現出的縝密邏輯以及全面思考,就不是普通人能寫的出來的。
甚至一些在國家部委長期擔任文案工作的積年老手,也不一定有這樣的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