咔擦咔擦咔擦……
新聞發布會現場,閃光燈如同點燃的鞭炮一般響成一片。
所有人都把鏡頭對準了進入發布會大廳的這個年輕人。
龐學林沒有絲毫局促,淡定地在主席臺正中央的位置坐下,然后說道:“大家好,我是龐學林,來自G省安河縣大峪鄉嶺子頂村,是嶺子頂村小學老師,同時也是林城大學數學研究所兼職研究員。下面,大家有任何關于我個人以及費馬猜想的問題,都可以進行提問。”
同聲傳譯將龐學林的話重復一遍后,新聞發布會大廳終于安靜了下來。
下一秒,所有記者都高高舉起了雙手,眼睛死死地盯著龐學林。
誰都明白,這位龐老師身上的新聞價值,甚至比他證明的費馬猜想還要高。
這時,耿歡出聲道:“第三排第二位那位記者!”
很快,一名戴著記者證,看起來也就三十出頭的女記者站了起來,從發布會工作人員手里接過話筒道:“龐老師,您好,我是新華社記者邱和宜,我相信大家都很好奇,您作為一名普通的鄉村小學老師,是如何做到攻克這樣一個世界級難題的?您沒有上過大學,您的那些數學知識,又是從哪里獲取的?另外您剛才還說您同時兼任林城大學數學研究所研究員,我想知道以您的高中學歷,又是如何進入林城大學數學研究所的呢?謝謝!”
龐學林笑了笑,這個記者應該是國內提前安排好的,這個問題,相當于讓龐學林將自己的經歷從頭到尾向在座的所有人敘述一遍。
龐學林道:“邱記者,你好,我想大家都比較好奇我的個人履歷,那我就把我的個人經歷向大家介紹一遍吧。我來自G省安河縣大峪鄉嶺子頂村,從小被嶺子頂村小學老師胡文斌收養,胡老師也是我的養父。或許得益于我的養父是一名數學老師,我從小的數學成績就非常不錯。高中的時候,我考上了縣里最好的一所中學……”
“在高中階段,我就已經完成了對大學階段絕大多數數學科目的自學,甚至已經開始了獨立的研究。1992年三月,我正在讀高三,我的養父積勞成疾,因病去世,他所在的嶺子頂村小學只有一名老師,我知道他放不下那里的孩子,所以在他去世之后,我只能選擇放棄高考,接手這所鄉村小學……”
“我在學校教了半年時間書,每個月八十塊前的工資,因為學校還要給學生們管飯,我每個月的工資有些入不敷出,所以寒假期間,我決定將我過去幾年的研究論文發表出去,掙點稿費,順便也去外面的世界看看,能不能趁著年節的機會掙點錢……”
新聞發布會大廳內的聲音漸漸小了下去,所有人都被龐學林講述的身世給吸引了。
“很幸運,到了林城之后,因為不知道國內各大期刊的地址,于是我想去林城大學找人問一下,結果意外進入了王崇慶教授的課堂,然后因為太累,在課堂上睡著了,被王崇慶教授點名上去解題,結果一不小心,王教授發現我解題水平和講課水平都還不錯,就讓我給學生們講了一節課的泛函分析……”
臺下頓時響起一陣善意的哄笑聲,不少記者想象著當日的場景,一時間,對臺上這個侃侃而談的年輕人,好感驟升。
“等這節課結束,王崇慶教授才知道我不是林城大學的學生。在看了我寫的論文后,王崇慶教授竭力推薦我加入林城大學數學研究所,后來我又在林城大學做了一場學術報告,得到了林城大學數學系主任以及教授們的認可,于是順利拿到了林城大學的聘書。當然,這期間,我也把自己過去幾年的研究成果分別寄給了國內外的各大期刊。不信的話你們可以打電話給《數學學報》《計算數學》《工程數學》等,我相信這些期刊都有我的論文。至于和費馬猜想相關的那篇論文,我寄給了由普林斯頓大學主辦的《數學年刊》。我很高興,我這篇論文能得到國際數學界的認可……”
“其實一直到現在,我都有種身處夢境的感覺,從論文寄出到今天,已經將近一個半月時間了。新學期開始,我都快忘記了論文的事。直到前兩天,中科院副院長李志國院士和中國數學會會長謝勇新院士,前往嶺子頂村找到了我,我才知道,自己這篇論文,在外界引起了這么大的反響……”
“好了,關于我個人問題,大概就是這些了,大家還有什么問題嗎?”
這一回,臺下的質疑聲小了很多,倒是不少人,對龐學林升起了不小的興趣。
耿歡也有些驚訝地看了眼龐學林,他原本還有些擔心,龐學林來自小山村,沒見過什么世面,碰見這種場面會過于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