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雜志,龐學林直接略過科學新聞(Sews)、科學指南(SceCpass)這兩大欄目,翻到了后面的論文版塊(Research)。
這一期的《Sce》,論文版塊五十多頁,竟然全部給了自己和威滕同為第一作者的M理論以及另一篇由自己獨立撰寫的《超共形場理論的大N極限與超引力》論文。
龐學林粗略翻閱了一下,論文基本上沒怎么修改,以完整版刊登,在論文的后面,還附上了審稿人的相關評述。
“龐和威滕完成了一項卓越的工作,M理論的出現,有望成為萬有理論的主要候選者,用于解釋宇宙本源的終極理論,并可能是愛因斯坦窮極一生所追尋的統一場理論的最終答案:宇宙是自發形成的,而不需要一個第一推動力來推動宇宙的形成。特別是AdS/CFT對偶的發現,為用于反德西特時空幾何的特殊情況下的M理論提供了一個完整的定義……”
“龐是偉大的數學家,不過他對物理學的掌握,即使在理論物理學界,也屬于佼佼者……這一次,他和威滕合作,以巧妙的數學方法導出新穎深刻的物理理論……M理論將毫無疑問對未來物理學的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
《科學》雜志的影響力毋庸置疑,在這一期《科學》出版的第二天,龐學林和威滕就登上了全球各大媒體的頭條。
“M理論引領物理學未來,龐學林與愛德華·威滕有望成為下一個愛因斯坦。”
“繼在數學界嶄露頭角后,中國天才少年再次展現非凡的物理學天賦,M理論將開啟物理學新時代。”
“龐學林和愛德華·威滕的新發現,有望統一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
“中國天才學者展現超凡物理學才華,M理論與AdS/CFT對偶,構建起了全新的物理學框架……”
……
短短幾天的時間,龐學林的名字再次在全球引發風潮,國內自然也不例外。
“學林,你怎么招呼都不打一聲呢,這也太讓人意外了,我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還以為哪個人與你重名了。現在國內都快瘋了,媒體上到處都是你的新聞。”
欒景同打電話過來時,語氣中依舊透著濃濃的驚喜之意。
他雖然知道,龐學林一直和愛德華·威滕合作搞研究,卻怎么也沒想到,這兩人,竟然放了這么大的一顆衛星。
一年的時間,一篇《數學年刊》,兩篇《科學》,而且都是在數學、物理領域,都稱得上是重大突破的論文。
這兩人,還同為清華學者,這對于提升清華大學在國際上的知名度以及學術地位,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
龐學林笑了笑道:“欒校長,我只是正常**文而已,沒那么夸張吧。”
欒景同笑道:“現在全中國每年加起來,S級別的論文也不過一巴掌之數,你一個人就貢獻了兩篇,這還叫不夸張。行了,你什么時候回國?現在國內物理學界都快瘋了,天天向我打聽消息,希望你能盡快在國內召開一場報告會。”
龐學林道:“我估計至少得等到四月份了,普林斯頓這邊安排了兩場報告會,我暫時不好推脫。”
欒景同道:“行,那就說好了,四月一日回國,我讓人盡快幫你定回國的機票。”
說罷,欒景同也不給龐學林拒絕的機會,直接掛斷了電話。
聽著電話那頭傳來的嘟嘟聲,龐學林愣了半天,才笑著搖了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