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化學是理論化學的一個分支,主要目的是利用有效的數學近似以及電腦程序計算分子的性質,例如總能量、偶極矩、四極矩、振動頻率、反應活性等,并用以解釋一些具體的化學問題。
但是,想要做到這一點,對一名化學家或者材料學家的數學素養要求很高。
甚至在整個江大,也就化學工程學院的蕭文柏院士才有這樣的水平。
眾人沒想到,龐學林竟然也能做到這一點。
不過想想他數學家的身份,眾人又有些釋然了。
這位在數學界可是真正的大佬,做到這一點,好像真的不難。
……
確定了整體的實驗思路和方案,剩下的工作,就交給萬易他們解決了。
一周后,龐學林和姚冰夏一同登上了前往德國的飛機。
龐學林早就答應過舒爾茨,有空的話前往波恩大學做學術交流。
結果整個上半年,壓根沒多少空閑的時間,好不容易等到了暑假,碳納米材料中心掛牌成立了,等他把這些事理順之后,時間已經到了八月。
八月正是江城在一年中最熱的時候,白天最高溫度將近四十度,每天出門如果撐把傘涂個防曬霜,足以把人曬脫皮。
反倒是德國,已經過了一年中最熱的時候,最高溫度不過是二十七八度。
抵達波恩后,龐學林收到了舒爾茨的熱情接待,在波恩大學做了一場演講,結果慕尼黑工大、海德堡大學、哥廷根大學等德國頂尖高校相繼發來邀請。
甚至知道龐學林來歐洲了,德國附近幾個國家的高校,如蘇黎世聯邦理工大學、瑞典的隆德大學、法國巴黎高師等也相繼向龐學林發來了邀請。
龐學林推脫不過,只好從中選了幾所大學各做了一場報告。
整個八月,龐學林就在歐洲四處轉悠演講中度過,中間還和法爾廷斯見了一面。
當法爾廷斯知道龐學林近期去搞什么碳納米材料的時候,微微有些失望,并且告誡龐學林,希望他不要浪費自己的天賦,貪多嚼不爛,還不如專注于數學。
對此龐學林只是笑笑,貪多嚼不爛的道理他自然明白,問題是他和普通的科學家不一樣。
綁定了科幻世界大冒險系統后,把位面世界抽到的技術在現實世界重現,才是他做這些工作意義的所在。
這一個月時間,除了四處參加學術演講外,龐學林還專門陪著姚冰夏去了歐洲一些知名景點逛了逛。
阿爾卑斯山、國王湖、新天鵝堡、哈爾施塔特等地,都留下了兩人的足跡。
此外,在去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演講的時候,龐學林還專門抽了個時間,去了趟歐洲核子研究中心(),這里是物理學家們的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