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學林笑著點了點頭:“當然。”
伽爾寧道:“好,那咱們就不多說了,面壁者大會將會在明天召開,今晚我們將您安排在聯合國大廈附近的一家希爾頓酒店內,其余幾位候選人已經到了,就剩下您還有另外一位候選人沒到。”
龐學林道:“伽爾寧先生,能冒昧地問一下,這次面壁者的候選人一共有幾位嗎?”
伽爾寧微微一愣,笑道:“本來現在并不適合說的,不過這也不是什么秘密,特別是對您而言,畢竟面壁計劃本來就是您提出來的。包括您在內,我們挑選出的面壁者,一共有五位。”
龐學林點了點頭,沒再多問。
五位候選人,比原著還要多出一位,這么說,羅輯應該同樣也入選了。
也不知道中國政府到底付出了什么樣的代價,才說服PDC同意兩位中國人成為面壁者候選人。
龐學林跟著伽爾寧上了車,抵達酒店后,伽爾寧便選擇了告辭。
龐學林在坎特的陪同下,吃了一頓簡單的晚餐,便返回房間休息。
他沒見到剩下幾位面壁者的候選人,也不知道他們有沒有和自己入住同一家酒店。
第二天一早,龐學林在酒店吃完早餐,便在坎特的陪同下,前往聯合國總部參加面壁者大會。
“龐教授,您不緊張嗎?”
林肯防彈車內,坎特坐在龐學林身旁,看著一臉淡漠的龐學林,不自覺的用手整了整自己的領帶。
“沒什么好緊張的,我早就期待著這一天到來了,畢竟,面壁計劃,本來就是我提出來的,不是么?”
龐學林淡淡笑道。
“也是!”
坎特笑了起來。
車隊在聯合國大廈廣場上停了下來,龐學林還沒下車,林肯車周圍便被一群身材高大,帶著墨鏡的警衛包圍起來。
坎特從林肯車的一側下車,隨后,繞到另一側,打開了車門。
龐學林默然下車,看了一眼四周,目光在廣場上那把槍管被打結了的巨大的左輪手槍雕塑上停留了片刻,這才跟隨坎特,進入聯合國大會堂。
這是龐學林第一次進入這個曾經在電視上看過無數次的地方。
正前方那面高高的鑲著聯合國徽章的黃色大壁,作為主席臺的背景,以小于九十度的角度向前傾斜著,像一面隨時都可能傾倒的懸崖絕壁。
會堂的穹頂建成星空的樣子,但結構與下面的黃色大壁是分離的,絲毫沒有增加后者的恒定感,反而從高處產生一種巨大的壓力,加劇了大壁的不穩定,整個環境給人一種隨時都可能傾覆的壓迫感。
龐學林的位置被安排在第二排靠近通道的地方,坎特就坐在他身旁。
現在距離會議正式開始還有一段時間,在自己位置的不遠處,龐學林分別看到了弗里德里克·泰勒、曼努爾·雷迪亞茲以及比爾·希恩斯的身影。
弗里德里克·泰勒身材瘦長,戴著寬邊眼鏡,他剛剛卸任的美國國防部長,是一個對美國國家戰略產生過深刻影響的人。
他的一個重要論點是:大國的優勢,其實只有在低技術時代才是真正的優勢,技術的飛速發展最終將削弱大國的優勢,同時提升小國的戰略分量,有可能使得某些小國突然崛起,像當年的西班牙和葡萄牙那樣取得世界霸權。
泰勒的思想,無疑為美國的全球反恐戰略提供了理論基礎。
泰勒不僅是一個戰略理論家,同時也是一個行動的巨人,他在處理多次重大危機時所表現出來的果敢和遠見,贏得了廣泛的贊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