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獄之后,憑本事又賺了錢,在大低谷之前,更是主動花錢冬眠,安然渡過了大低谷時代,未來還能和大史團圓。
說完史曉明的事,龐學林將目光轉向汪淼道:“姐夫,你那個納米中心,現在怎么樣了?”
汪淼苦笑道:“現在資金倒是不缺,就是科研壓力太大了,政府方面要求年內產量破百噸,三年內實現大規模工業化量產,我現在頭發都快愁白了!”
龐學林點了點頭,這個問題,他倒也不意外。
三體危機到來后,受益最大的是學術界,壓力最大的同樣是學術界。
受益自然不必說,往日最難申請的科研經費和資源,這個時候更是不要錢地堆過來。
但壓力同樣也大。
特別是像飛刃材料這樣的重點項目,甚至達到了要求立軍令狀的程度。
以人類當前的工業水平,在三十年后進入大低谷狀態,就與這種不正常的社會生態存在很大的關系。
不過對于這種情況,龐學林短時間內沒有太好辦法。
在危機紀元頭三十年里人類社會發生的一些事情,在之前和之后的人們看來都是很難理解的,歷史學家把它稱為危機幼稚癥。
人們一般認為,幼稚癥是前所未有的對文明整體的威脅突然到來所致;對個體來說可能是這樣,但對人類社會的整體,事情就可能沒有這么簡單。
三體危機帶來的文化沖擊,其影響之深遠也遠超過人們當初的想象。
如果為其尋找一個類比,在生物學上,相當于哺乳動物的遠祖從海中爬上陸地;在宗教上,相當于亞當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園;而在歷史和社會學上,根本找不到類比,人類文明所經歷的一切與這一事件相比都微不足道。
事實上,這一事件從根本上動搖了人類社會的文化、政治、宗教和經濟的根基。
這一沖擊直達文明的最深層,其影響卻很快浮上表面,導致的最直接后果就是持續將近半個世紀的大低谷。
當天晚上,三人一直聊到將近十點,汪淼一家和史強才提出告辭。
莊顏也在莊母的強制要求和龐學林的安慰下,回放假睡覺了。
龐學林則端著一杯茶,一直在露臺上坐到了深夜。
誰也不知道他到底在想些什么。
第二天一大早,龐學林就帶著莊顏登上車隊,浩浩蕩蕩地出了京城。
“龐大哥,我們這是去哪?”
“你不是說一直想看屬于我們的星星嗎?我今天帶你去個好地方。”
“啊?!”
莊顏的臉上露出驚喜之色。
龐學林帶莊顏去是河北興隆,大名鼎鼎的郭守敬天文望遠鏡(LAMOST)所在地。
這臺天文望遠鏡現實世界就有,來到三體世界后,龐學林找天文界的人士一打聽,沒想到三體世界同樣有這樣一臺郭守敬望遠鏡,而且兩臺望遠鏡境遇類似。
郭守敬天文望遠鏡最初的目標是對宇宙大尺度結構進行觀測,包括北、南銀冠區各250萬個星系的巡天,150萬個亮紅星系巡天和約100萬個類星體的觀測。
然而由于望遠鏡望設計、安裝沒有達到原定指標,望遠鏡臺址的氣象條件不符合原定設想,觀測極限星等只能達到約18等,遠低于計劃的20.5等,探測極限僅僅為計劃的十分之一,根本無法對河外天體進行有效觀測。
因此,這臺望遠鏡陷入了尷尬之境。
可誰也想不到,失之桑榆收之東隅,LAMOST在星系巡天上的失敗,反而促成了它在銀河系觀測上的成功。
近幾年,LAMOST在銀河系巡天產出的上億顆恒星光譜數據,成了全球銀河系研究獨一無二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