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室內安靜了下來,龐學林率先舉手,緊接著,又有人舉手了,正是之前龐學林注意到的那位軍官。
那位軍官有些意外地看著龐學林一眼,龐學林笑著朝他點了點頭。
會議室內的氣氛頓時變得古怪起來。
常偉思有些意外道:“龐教授,能說說你的勝利信念來自哪里嗎?”
龐學林笑道:“身為一名面壁者,要是連勝利信念都沒有,那我還當什么面壁者呢?”
哈哈……
即使向來嚴肅的軍方會議,眾人也忍不住發出一陣哄笑聲。
龐學林淡淡笑道:“好了,這只是一個笑談,我不僅有勝利的信念,甚至還有必勝的信念。當然,支撐起這個信念的計劃現在還不能說,但它就在我的腦海里,如果說了,那我就不是面壁者了!”
眾人不由得面面相覷,也不知道這位面壁者是在吹牛,還是真的有這么一回事。
常偉思哭笑不得,只好將目光轉向那位上校軍官道:“章北海同志,那你呢,你的勝利信念來源于哪里?”
“果然是他!”
龐學林眉毛一挑,心中暗道。
章北海站起來,保持著極佳的軍人儀態,說道:“首長,您的問題我一兩句話說不清楚,畢竟,信念的建立是一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我在這里首先想指出的是目前部隊中的錯誤思潮。大家知道,在三體危機之前,我們一直主張用科學和理性的眼光審視未來戰爭,這種思維方式以其強大的慣性延續到現在,特別是目前的太空軍,有大批學者和科學家加入,更加劇了這種思潮。如果用這種思維方式去思考四個世紀后的星際戰爭,我們永遠無法建立起勝利的信念。”
“章北海同志的話很奇怪。”一名上校出聲反對,“堅定的信念難道不是建立在科學和理性之上的嗎?不以客觀事實為基礎建立的信念是不可能牢固的。”
還沒等章北海反駁,龐學林出聲道:“我倒覺得章北海同志的話有一定道理。我們現在所看到的科學和理性,未必是真正的客觀事實,我們應該看到事物在發展變化中,不能用技術決定論和機械唯物論把未來一步看死!”
章北海詫異地看了龐學林一眼。
面壁者在搶他的臺詞。
常偉思若有所思地看了龐學林一眼,說道:“龐教授,那你還有什么其他想法嗎?”
龐學林道:“對軍隊而言,勝利的信念是必須建立的,這種信念,軍隊也就沒了存在的意義和價值。重要的是,用什么樣的方式去建立這種信念!”
這時,又一名軍官開口道:“龐教授,我們明白您的意思。只是現在太空軍的成分很復雜,有來自海空軍各單位的,有來自軍方以及地方研究機構的,甚至還有一些來自地方院校的學者。所以如何建立勝利信念,我們的工作并不好做。”
章北海道:“我認為,目前至少應該從部隊精神面貌開始做起,比如軍人的著裝,內務,以及如何建立使命感等等。不可否認,我們太空軍目前正在承擔一個軍事科學院的使命,但我們應該首先意識到自己是軍隊,而且是處于戰爭狀態的軍隊!”
常偉思道:“關于如何建立使命感,我覺得大家都說得很好,具體實施方案我們可以在接下來的工作中專門開會討論。接下來,我們進入今天會議的另一項議題,那就是如何建立太空戰爭理論。”
“目前,隨著各國對太空戰爭理論的研究全面展開,但很快遇到了問題:星際戰爭研究無疑是要以技術發展水平為基準的,但現在,各項基礎研究都剛剛開始,技術突破還遙遙無期,這使得我們的研究失去了依托。為了適應這種情況,總部修改了研究規劃,把原來單一的太空戰爭理論研究分成獨立的三部分,以適應未來人類世界可能達到的各種技術層次,它們分別是:低技術戰略、中技術戰略和高技術戰略。”
“目前,對三個技術層次的界定工作正在進行,將在各主要學科內確定大量的指標參數,但其核心的參數是萬噸級宇宙飛船的速度和航行范圍。”
“低技術層次:飛船的速度達到第三宇宙速度的50倍左右,即800公里/秒左右,飛船不具備生態循環能力。在這種情況下,飛船的作戰半徑將限制在太陽系內部,即海王星軌道以內,距太陽30個天文單位的空間范圍里。”
“中技術層次:飛船的速度達到第三宇宙速度的300倍左右,即4800公里/秒,飛船具有部分生態循環能力。在這種情況下,飛船的作戰半徑將擴展至柯伊伯帶以外,距太陽1000個天文單位以內的空間。”
“高技術層次:飛船的速度達到第三宇宙速度的1000倍左右,即16000公里/秒,也就是光速的百分之五;飛船具有完全生態循環能力。在這種情況下,飛船的作戰航行范圍將擴展至奧爾特星云,初步具備恒星際航行能力。”
“今天到會的同志,都將成為太空戰爭理論課題組的成員。三個理論分支的研究雖然有重合的部分,但研究機構是相互獨立的,這三個機構名稱暫定為低技術戰略研究室、中技術戰略研究室和高技術戰略研究室,今天這次會議,就是想聽聽各位自己的選擇意向,作為軍種政治部下一步工作崗位安排的參考。下面大家都談談自己的選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