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驗室中,科學家們已經可以將石墨烯基鋰離子電池的比能量提升到超過600wh/kg,是目前市場上最好的鋰電池的兩倍。
而且這種電池,單次完全充電僅需8分鐘以內,使用壽命是傳統氫化電池的四倍,鋰電池的兩倍,重量僅為傳統電池的一半,在儲能電池領域,這算得上是革命性的突破了。
但這僅僅是實驗室里的數據,真到實用階段,基本都啞火了。
原因很簡單,首先,全石墨烯電池成本十分高昂,而且制備難度大,幾乎不可能量產。現在公布的一些驚人數據基本都來自純度極高的石墨烯電池,僅出現在概念階段或實驗室內。
其次,“摻雜石墨烯電池”在鋰電池上的作用是導電劑或電極嵌鋰材料,但與傳統的導電碳和石墨低廉的成本相比,前者帶來的性能提升不足以吸引各廠家。
第三,石墨烯材料本身具有的高比表面積等性質,與現在的鋰離子電池工業的技術體系無法相容。
除此之外,比如其他材料的沖擊(比如硅在做負極上有著更高的理論容量)和分散工藝難度高等問題,都制約著石墨烯在鋰電池上的應用。
而且從理論上來說,純石墨烯負極材料的理論容量僅為0.78KWh/kg,只比市面上的鋰電池好上不少,但與傳說中的鋰空氣電池10kwh/kg的理論容量相比,兩者根本就不是同一個級別的東西。
而龐學林要搞的,正式鋰空氣電池,在流浪地球世界,它有一個更準確的名字,石墨烯基鋰空氣電池。
鋰空氣電池并非新概念。
由于在正極上使用空氣中的氧作為活性物質,理論上正極的容量密度是無限的,可加大容量。
另外,如果負極使用金屬鋰,理論容量會比鋰離子充電電池提高一位數。
但是,鋰空氣電池也存在著致命缺陷,即固體反應生成物氫氧化鋰(LiOH)會在正極堆積,使電解液與空氣的接觸被阻斷,從而導致放電停止。
而流浪地球世界,科學家們開發出了一種超大比表面積的石墨烯二維薄膜,可以讓固體反應生成的氫氧化鋰在薄膜上堆積,從而解決了這個困擾電池界已久的難題。
這一技術在流浪地球世界已經相當成熟,在三體世界,也因為高純度石墨烯的工業化生產已經取得突破,只要繼續往這個方向投入研發,龐學林預計三年內就能搞出這樣的電池來。
維德對于所謂的超高密度儲能電池有些不可置否,沉吟片刻后,他抬頭道:“龐教授,我希望能去星環城看看,至于是否答應您的要求,還得看我接下來在星環城看到的結果。”
龐學林笑了起來,說道:“隨時歡迎!”
……
從PIA總部下樓,龐學林看到程心正和瓦季姆聊天。
看到這位憨厚的航天工程師,龐學林有些感慨。
如果按照原著的劇情,此時瓦季姆早就被維德害死了,但現在,他卻依舊活得好好的,而且看得出來,他的生活過得還不錯。
“程心,我們差不多該走了!”
“哦,好的,瓦季姆大哥,那我先走了,以后有空多聯系!”
龐學林和程心上了車,程心道:“龐教授,維德局長那邊怎么說?”
龐學林笑道:“他說要跟我去星環城看看,如果星環城符合他的要求,他就會答應。”
程心點了點頭,沒再多問。
車隊返回希爾頓酒店,剛到酒店門口,龐學林便發現酒店的警衛,似乎比之前又嚴密了不少。
他從車上下來,便看到一名聯合國官員匆匆迎了上來,說道:“龐教授,我是面壁者雷迪亞茲的聯絡官布萊恩特,雷迪亞茲想要見您!”
龐學林不由得為之一愣。
他和雷迪亞茲接觸不多,事實上除了那兩次圓桌會議,兩人私底下基本上沒有任何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