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物質炸彈堪稱人類歷史上最為強大的武器,正反物質湮滅會變為純正的能量。
按照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的質能方程,一克反物質蘊含的能量就相當于三枚當年投放在日本廣島的原子彈,而人類制造的最大反物質炸彈,重達一噸。
一枚反物質炸彈的威力,相當于一千枚恒星級氫彈(一億噸當量)。
據說這種炸彈是在雷迪亞茲當政的時候,人類投入巨額資源開發出來的。
此外,基于反物質技術開發的反物質推進器,也已經進入了研發階段。
在實驗室里,正反物質湮滅獲取能源的技術更是已經取得相當大的進展,按照科學家們的估計,五十年內,人類就可以完成反物質引擎飛船的建造工作。
目前,艦隊國際下轄的太陽系艦隊,已經擁有超過三千艘恒星級戰艦,反物質炸彈和重力炸彈更是儲備了上萬枚。
如此強大的戰略力量,讓人類擁有了對付三體文明艦隊的勇氣。
不過在看到人類的材料技術時,龐學林又微微皺起了眉。
他在材料科學領域,并沒有看到強相互作用材料的影子。
所謂的強相互作用材料,就不得不說到強相互作用力了。
在自然界中,四大基本相互作用力,分別是強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電磁力以及引力。
所謂強力,就是作用于強子之間的力。
最早研究的強相互作用是核子(質子或中子)之間的核力,它是使核子結合成原子核的作用。
后來科學家們又發現與核子作用的π介子以后,實驗陸續發現了幾百種有強相互作用的粒子,這些粒子統稱為強子。
它將質子和中子中的夸克束縛在一起,并將原子中的質子和中子束縛在一起。
強力是四種基本力中最強,但作用反而第二短程的一種力。
強力的作用范圍很短,但表現形式也不同。
在遠距離時,強力為零。當原子核之間的距離小于2*10^-15m時,強力開始生效,表現為一股巨大的斥力。
但當兩者進一步接近時,達到0.8*10^-15m后,強力會轉化為吸引。
這種吸引可以將原子核內部的各個結構牢牢結合在一起。
弱相互作用力,簡稱弱力。
弱力是四個基本力中第二弱的(只比引力強),這種力的作用范圍比強力更短,但是比強力弱得多。弱力能使得質子衰變成中子,為物質的核反應創造了條件。目前的物理理論已經能夠證明弱力和電磁力可以相互轉換。
電磁力是宇宙中第二強的力,比強力弱100倍,比弱力還要強一百億倍。
電磁力影響要比強力遠得多,但也不是無限遠。只做用與原子或者分子范圍內。
電磁力的表現為同性相斥、異性相吸,電磁力主宰著世間萬物的一切化學變化(包括生命體)和大部分物理性質(物體的硬度等),也是我們日常生活中能接觸到的最多的一種力。
萬有引力是最弱的力,比電磁力還要弱10^36倍。但引力的作用距離為無限遠。
從理論上來說,目前只有中子星材料,才屬于強相互作用材料。
但是在《黑暗森林》中,三體文明已經可以將強力從原子核內導出,使之在距離高出幾個數量級的條件下,強力依舊生效。
這樣一來,物質的原子就可以被強力牢牢鎖死,表面溫度接近絕對零度,基本上沒有了任何振動,而強度卻比人類最強大的材料高出幾千倍上萬倍。
由這種材料構成的三體文明探測器“水滴”,輕而易舉地摧毀了人類的兩千艘恒星級戰艦。
龐學林皺起了眉。
如果從強相互作用材料判斷的話,兩百年的發展,人類雖然在基礎科學領域取得了相當大的進步,甚至已經可以望三體文明的項背,但是整體科技水平,與三體文明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差距。
甚至于以人類當前的太陽系艦隊實力,遭遇三體文明水滴探測器的時候,其結果恐怕也不會比原著中好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