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隊抵達墨爾本市郊,遠遠地,龐學林便看到一個白色的巨型天線橫臥在平原之上。
天線長將近一千米,直徑四十余米,相比之下,占地面積只有不到一百畝的星環高等研究院引力波研究所,就顯得有些不起眼了。
龐學林的車隊在引力波研究所門口停下,幾名學者打扮的中年男子迎了上來。
為首的是一名身高一米七出頭戴著眼鏡的中年男子,一看就屬于公元時代的人類。
除了對方的黃種人身份外,身高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這個年代,一米八以下的成年男子已經很少見了。
曹彬在一旁介紹道:“龐教授,這位是引力波研究所所長兼首席科學家安浩言教授,同時也是引力子的發現者。”
龐學林點了點頭,笑道:“安教授,你好!”
“龐教授,你好,歡迎來引力波研究所參觀!”
安浩言微笑著和龐學林握了握手。
龐學林看過安浩言的資料。
安浩言是公元時代的一名物理學博士,因患有肌無力綜合征,于危機紀元10年進入冬眠。
危機紀元84年,安浩言被順利治愈蘇醒,然后他又花了十年時間學習新一代的物理學,成為全球最頂尖的理論物理學家之一。
因為當時火星上的強粒子對撞機沒辦法驗證安浩言的理論,安浩言選擇繼續冬眠,并且于危機紀元134年,環地球同步軌道粒子對撞機建成后,才蘇醒過來。
危機紀元140年,環地球同步軌道粒子對撞機發現了引力子的存在,安浩言選擇加入引力波研究所,進行引力波通訊方面的研究。
然而危機紀元150年后,艦隊國際政局變動,引力波研究所獲得的撥款大幅度減少。
安浩言無奈之下,只好選擇繼續冬眠。
一直到危機紀元200年,環木軌道粒子對撞機建成,安浩言才再次蘇醒,重新出任引力波研究所所長一職。
“龐教授,請!”
在安浩言的帶領下,龐學林一行人進入引力波研究所內。
“龐教授,不知道您這次過來,是為了什么事?”
安浩言當然認識龐學林,不管是公元時代的面壁者身份,還是后來艦隊國際創始人的身份,龐學林在人類歷史上,都擁有相當特殊的地位。
龐學林沉吟片刻,說道:“安教授,你有辦法在六個月內建造出一座引力波發射系統嗎?”
安浩言微微一愣,臉上露出苦笑之色,搖頭道:“龐教授,這不可能!”
“為什么?”
安浩言抬頭道:“龐教授,你跟我來一下,我帶你去看樣東西。”
龐教授和曹彬對視一眼,跟著安浩言出了會議室。
安浩言帶龐學林去看的,正是之前看到的那座巨型引力波天線。
離得近了,龐學林才發現,這座白色的天線,表面早已布滿了不少灰塵,雖然因為天線的外殼采用了飛刃材料的關系,天線整體上依舊完好無損,但是在天線的基座處,卻已經銹跡斑斑。
安浩言有些感慨道:“這座天線內部封裝著一根宏原子弦,當年耗費了超過一百億星幣(星幣與黃金掛鉤,一星幣相當于1克黃金)建造而成的。天線啟動之后,下方的磁懸浮裝置可以讓天線漂浮在半空中。可惜天線只試驗了兩次就因為經費不足廢棄了。這么多年來,我求爺爺告奶奶,也只能沒能要來重啟這個天線的經費,只能勉強保證引力波研究所的正常運行。如今,這座天線早就成為一座空殼,基本上不具備重新啟動的可能了。”
龐學林皺了皺眉,說道:“安教授,是因為經費問題嗎?”
安浩言搖頭道:“經費是一方面的問題。引力波通訊投入驚人,當年我們曾經計算過,真正想要引力波通訊技術實用化,至少要投入數千億的星幣。遺憾的是,艦隊國際將主要研究方向投入到了中微子通訊領域,相比于引力波通訊,中微子通訊定向性更好,而且很容易小型化,更適合軍用。然而,引力波通訊不止經費方面的問題,還有一個更加困難的地方,就是計算力的問題。”
“當年我們曾經計算過,引力波通訊想要實用化,至少要投入上萬億星幣,此外,還需要一臺真正意義上的量子計算機。雖然這些年隨著智子封鎖已經解除,量子計算機相關技術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但直到現在,我們的量子計算機也只能在特定領域使用。超大規模科學計算方面,依舊需要依托于傳統構架的超級計算機。我估計,量子計算機想要滿足我們的需求,至少還需要五十年時間。我都想著過段時間再次冬眠了,反正目前環木粒子加速器并沒有產生什么特別重大的科研成果,我考慮等量子計算機徹底成熟后再進行引力波相關的研究。”
龐學林若有所思道:“安教授,假如我能滿足你經費和計算力方面的需求呢?我只要求制造出一臺能夠順利向宇宙發射引力波的天線即可,暫時不考慮引力波接收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