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紹安和姚建中不由得面面相覷,龐紹安道:“小林,有把握嗎?這可不是一筆小錢!”
龐學林笑道:“放心吧,爺爺,不說百分之百,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把握肯定是有的!再說了,之前江大材料工程學院不是和我爸的新凱材料合作搞高純度單壁碳納米管嗎?現在成果快出來了,新凱材料在這個項目上應該能賺不少錢,到時候正好拿去投資鋰空氣電池。”
龐紹安點頭道:“這就好。”
接下來的《面對面》專訪,倒是有些波瀾不驚,都是一些中規中矩的問答,并沒有引發太大的轟動。
看完電視,龐學林和姚冰夏直接回房休息。
第二天一早,龐學林便開車送姚冰夏去機場,女孩下午還有課,正好能趕上。
這時候,網上關于MOSS和柯頓·沃克的討論雖然還有一定熱度,但比起昨晚,已經降了不少。
龐學林也沒太在意,剛準備驅車返回學校。
這時,龐學林的電話忽然響起。
來電顯示為江大化學工程學院院長李響。
龐學林連忙按下接聽鍵,笑道:“李院長,怎么了?”
電話那頭,傳來李響有些急切的聲音:“龐教授,出事了,知乎上出了一篇文章,叫做《柯頓·沃克加盟江大為哪般》,質疑我們學校聘請柯頓·沃克的決定,目前網上輿論熱度已經起來了,甚至還登上了微博熱搜。”
龐學林微微一愣,說道:“李院長,稍等一下,我先看一下這篇文章。”
說著,龐學林直接掛斷電話,然后打開知乎,找到了這篇文章。
文章先是回憶了柯頓·沃克之前的履歷,然后這樣寫道:“誠然,在電化學領域,柯頓·沃克教授確實是一位大牛,但當年,他忽悠杜邦財團砸了一堆錢在鋰空氣電池項目上,等到杜邦意識到不妙,大筆的科研經費已經被柯頓·沃克教授揮霍得一干二凈。后來鋰空氣電池項目組被裁撤,柯頓·沃克在普林斯頓被徹底邊緣化。這些年,柯頓·沃克在普林斯頓過得并不如意,死抓著鋰空氣電池項目不放,導致在普林斯頓獲得的經費一年比一年少。”
“據我從普林斯頓那邊的朋友得到的消息,柯頓·沃克之所以愿意從普林斯頓離職前往江大,是因為龐學林教授在普林斯頓時,向他承諾,愿意在鋰空氣電池項目上為他提供巨額的資金支持。”
“但是,近年來的研究表明,鋰空氣電池體系比以前想象的要復雜太多,Li2O2、電極、電解液之間都有復雜的副反應。最重要的一點,鋰空氣電池必須使用鋰金屬作為負極,但是鋰金屬做負極早在20年前就被工業界拋棄了,因為存在鋰枝晶生長造成短路讓電池變燃燒彈的可能……相比于處于概念設計中的鋰硫、鋰空氣電池,革新型鋰離子電池無疑更具現實意義。開發基于陰離子電荷補償機制的高容量富鋰氧化物正極(350mAh/g),可以發展出能量密度大于500Wh/kg的動力電池。”
“……”
“因此,我不得不懷疑龐教授受到了柯頓·沃克的忽悠。但是我想,江城大學應該有人清楚柯頓·沃克的處境。假如在這種情況下,江大和龐教授為了追求個人或者學校名譽上的私利,而置國家科研經費于不顧的話,我想龐教授需要站出來給公眾一個答案!”
……
看完文章,龐學林不由得笑了起來。
這篇文章的作者有可能是電池行業領域的從業者,寫起來有理有據,甚至關于柯頓·沃克這些年的處境,也寫得絲毫不差,很讓人信服。
只是對于鋰空氣電池未來的判斷上,文章作者與自己卻有些南轅北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