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唯一的問題就是,如何讓負極中,含有鋰鹽的有機電解液與正極所使用的的水性電解液互不干涉,和諧相處,同時還要保證鋰離子在這兩種電解液中正常穿梭。我們的辦法和之前一樣,同樣采用大尺寸的單層石墨烯材料,作為兩種電解液之間的屏蔽層。而且我已經計算過了,石墨烯的六元碳環,剛好可以讓鋰離子從這一通道中穿梭過去,只要我們在實驗中驗證這一點,那么鋰空氣電池中,最大的技術難題就算解決了。”
“因此,這個問題,將由柯頓·沃克教授和何文彥教授負責解決。”
龐學林話音落下,除了早已知道內情的柯頓·沃克外,其他人臉上均流露出驚訝之色。
甚至那幾位第一次與龐學林合作,來自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的教授,臉上一個個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難怪龐學林敢和田宏打這個賭,原來關鍵點竟然在這里。
之前龐學林和他們聊的時候,雖然透露了部分信息,但遠遠沒有這一次來得詳細。
他們沒想到,龐學林和柯頓已經有了解決鋰空氣電池中氮、水反應以及固體生成物堆積問題的完整思路,甚至連具體實現方案都有了。
不過他們也不會到處亂說,加入項目組的這幾位主要成員,都是簽署了保密協議的,違約金更是高的驚人。
沒人會拿自己的前途開玩笑。
這時,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一名叫做邱奇偉的教授贊嘆道:“沃克教授,難怪龐教授愿意投資您的項目,原來您竟然有了這么巧妙的解決方案。”
柯頓·沃克苦笑得搖了搖頭,說道:“邱教授,您夸錯人了,這個方案的設計者,可并不是我。當初我找到龐教授的時候,只是覺得石墨烯材料有一定的潛力可以應用于鋰空氣電池領域,但具體如何實現,我還是兩眼一抹黑。這個方案,是龐學林教授提出來的,甚至之前的理論計算,也都是龐學林教授獨立完成的,我們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將龐學林教授的想法重復出來罷了。”
柯頓·沃克的話音落下,在座的眾人不由得一個個面面相覷,目瞪口呆。
也就與龐學林接觸時間最久的葉興民,反應稍稍平淡一些。
這向來就是龐教授的常規操作啊。
一旁的何文彥驚嘆道:“龐教授,你在鋰空氣電池領域還有研究?”
龐學林淡淡笑道:“關于鋰空氣電池,其實沃克教授不找我,我之前也已經有一些想法了,只是沃克教授找到我,說利用大尺寸的單層石墨烯作為正負極之間的半透膜,與我的想法不約而同,所以我才把沃克找過來的。研究嘛,倒是有一點,但都是一些不成熟的想法。我之前研究數學猜想,不順利或者沒思路的時候,我就會看些雜七雜八的論文,之前我看過一篇鋰空氣電池的綜述,覺得這種電池挺有搞頭的。所以就把之前一些亂七八糟的想法集合起來,讓大家見笑了。”
何文彥面色古怪地看著龐學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