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學林笑著搖了搖頭。
他對這姑娘其實還挺滿意的,性格雖然有些跳脫,但是對數學很有一套自己的想法,非常有靈性。
接下來的一周,龐學林就在不停的面試中度過。
這些入圍學生的優秀程度有些出乎龐學林的預料,幾乎每一位學生,都有在數學亦或是材料學、電化學領域大展拳腳的潛力。
最終,龐學林確定了最終入圍的五人名單。
數學專業研究生三人,分別是蘇菲·海曼、大衛·哈爾克以及艾艾。
蘇菲·海曼是一位臉上長滿雀斑的德國小姑娘,今年才十八歲,但已經完成了波恩大學的本科學業。
她的性格有些沉默,但在數學領域天賦驚人。
原本舒爾茨看中她,準備將她作為重點培養對象的,但是她告訴舒爾茨,自己想學習龐氏幾何。
本科畢業后,舒爾茨就把她推薦給了龐學林。
她過來面試的時候,并沒有像艾艾那樣侃侃而談,而是直接找龐學林要了一塊黑板,花了半小時的時間,用一個非常巧妙的辦法,對含兩個任意函數f(u)、g(x)的擾動廣義Kadtsev-Petviashvili方程進行了近似對稱分類,并且對其中的幾類構造了不變解。
于是龐學林直接拍板將她留下。
至于大衛·哈爾克,這家伙在面試的時候向龐學林展現了自己在研究遠阿貝爾幾何時的一些筆記,其中某些想法和理念,與龐氏幾何竟然不謀而合。
要知道,這家伙今年才20歲。
龐學林當年在火星救援世界中,一個人在火星思考了整整三年時間,才想通了其中的某些關節,而他竟然在這個年紀就獨立完成了這樣的工作。
如果論在數學上的天賦,經過基因藥劑改造前的龐學林,是遠遠不如對方的。
除了這兩位出類拔萃外,其他人雖然優秀,但整體表現差不多。
最終龐學林選擇了江大畢業的艾艾。
畢竟自己招研究生,一個江大學生都不收,有些說不過去。
至于碳納米材料學方向和電化學領域的兩個研究生名額,龐學林分別給了孟堯與智子。
那位北大數學系畢業的孟堯,龐學林在面試的時候才知道他在北大的時候輔修過材料學,而且他對計算材料學的興趣并不比數學小多少,于是龐學林干凈利落地將他收下。
最后一位智子那就不必說了,未來鋰空氣電池需要她來掌舵,讓她過來念電化學專業的研究生,也算是在為將來做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