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樹老一揮手,一團粉紅色的氣霧頓時出現在龐學林和墨菲中間。
隨后,樹老唰地一下離開了穿梭機,艙門重新關閉。
龐學林在眼中冒出火光之前,隱約聽到了樹老的聲音:“龐先生,墨菲女士,祝你們百年好合,早生貴子。”
龐學林轉過身,一個火熱的身軀撲進了他的懷里。
“姐夫……”
……
第二天,龐學林帶著依舊有些羞澀的墨菲出現在樹老的面前時,樹老微笑道:“龐先生,昨晚休息得怎么樣?”
龐學林翻了個白眼,說道:“樹老,現在可以說說,你需要我們在技術上給予你哪些幫助了吧?”
樹老淡淡一笑,一甩手,憑空出現了一張木纖維制成的白紙,紙上是一大段用地球語言寫成的數學文字:“龐先生,我聽墨菲女士說,你在數學領域有著非常深刻的研究,你能幫我解決這個問題嗎?”
龐學林接過白紙,看了起來。
“咦?”
龐學林不由得發出了一聲輕咦。
紙上只有一個問題,這個問題用數學語言表述起來非常復雜,大意是:存在一個小的平滑的“空間”(在每個鄰域類似于歐幾里德空間,但在更大的規模上,“空間”是不同的),這是由一群方程描述,使得這個空間具有均勻的維度。然后我們獲取基本的“拓撲”信息,并將其分解成更小的幾何部分(由數字對標記)。幾何部分內的理性東西被稱為“霍奇循環”。每個較小的幾何部分是稱為代數循環的幾何部分的組合。基本上我們有一個“樁”。我們仔細看看它,看看它是由許多“切碎的木材”組成。“切碎的木材”里面有“twigs”(霍奇循環)
現在樹老希望龐學林能夠證明:對于成堆的切碎的木材,樹枝實際上是被稱為原子(代數循環)的幾何部分的組合。
這個表述看起來很難理解,用通俗的語言描述,就是:對于任何一個形狀的幾何圖形,不管它有多復雜(只要你能想得出來),它都可以用一堆簡單的幾何圖形拼成。
在地球上,這個猜想被稱為霍奇猜想。
它和P與NP問題、N-S方程的存在性與光滑性、BSD猜想、楊-米爾斯規范場存在性和質量間隔假設、黎曼猜想、龐加萊猜想并稱為千禧年七大難題。
在現實世界的時候,龐學林記得佩雷爾曼正在江大閉關解決這個問題。
他沒想到,今天樹老竟然會將這個問題放到自己的面前。
不過龐學林很快就反應了過來,霍奇猜想與費馬大定理和黎曼猜想一起,是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融合的M理論結構幾何拓撲載體和工具。
在M理論的11維空間里,有四維空間的伸展,七維空間卷縮起來的。
幾何體的拓撲性質同粒子緊密相關。例如,這種粒子幾何體有幾個洞,決定著粒子世代的數目,在這些卷縮維度的空間里所采取的幾何構型決定著弦或者膜能夠有什么樣的震動模式,從而決定著各種粒子的質量、自旋、以及電荷等各種相互作用的耦合常數。
原來,不僅僅自旋和同位旋等內部變量和內部空間都出自這些多維空間的幾何學,而且粒子的電荷質量等性質,無一不是從這里產生出來的,不僅僅如此,甚至我們生活本身也通過三維空間和一維時間都是從類似的幾何體的構造中生長出來的。
因此,只要解決了霍奇猜想,那么人類對多維空間的認知,以及基于M理論的全新物理理論,都將會有一個飛躍性的發展。
特別是對于樹老這樣進化了不知多少年的生物而言,這種涉及物理本質的數學規律,恰恰是他所缺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