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刃材料項目從去年七月開始,到現在整整一年時間。
按照原來的計劃,去年年底的時候,反應黑箱以及各種設備就應該組裝調試完成了。
只是項目組成員大多第一次搞這玩意兒,大多經驗不足,而且專門為反應黑箱訂制的各種設備也頻頻出現問題。
因此,這個項目一直拖到了現在,反應黑箱才剛剛組裝調試完成。
龐學林想了想,直接拿出手機撥通了飛刃材料項目組副組長萬易教授的電話,和他確認了一下飛刃材料試生產時間,約定明天下午,前往碳納米材料研究中心正式啟動反應黑箱。
處理完郵箱里積累的工作后,龐學林打開一個word文檔,沉思片刻之后,開始撰寫江城高等研究院和錢塘實驗室未來的研究方向的一些規劃。
從2019年9月到2021年8月,將近兩年的時間,龐學林一共經歷了八個世界,分別是三體、火星救援、流浪地球、鄉村教師、鯨歌、黑暗森林、第九區、星際穿越……
如果說經歷這些世界之后,龐學林最大的感受,那就是試圖將位面技術移植到現實世界中產生的無力感。
事實上,在他的腦海里,乃至于MOSS所待的那臺量子計算機中,儲存著數不清遠超現實世界的技術。
但是每當他想要將這些技術移植到現實世界時,就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困難。
資源、科研經費的限制都不是什么大問題,特別是金龍電池這款超級產品出來之后,將會為龐學林和他的團隊帶來海量的資源支持。
真正困擾龐學林的是現實世界的基礎科學以及工業基礎限制,根本沒辦法在短時間內將這些技術在現實世界呈現出來。
因此,他必須想辦法帶出一個出色的團隊,去實現他的想法。
錢塘實驗室和江城高等研究院正是他基于這樣一種認知的嘗試。
在龐學林的設計中,錢塘實驗室側重于應用研究,江城高等研究院側重于基礎科學方面的理論研究,江城高等研究院依托錢塘實驗室的一些實驗設備去驗證新理論,錢塘實驗室則將基礎科學的突破轉化為現實中可以大規模應用的科技產品。
人才方面,則依托于國內各大頂尖高校,江大自然不必說,國內的那些頂級高校,清北復交、中科大、南大等等,都將成為江城高等研究院和錢塘實驗室的有效助力。
這三者之間屬于相輔相成的關系。
接下來的問題是,在基礎領域,該選擇哪些難點去進行突破。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為重要。”
在許多科學家眼里,科學難題正是科學進步的階梯。
1900年8月德國著名數學家希爾伯特在巴黎召開的國際數學家大會上提出了23個數學難題。
在過去的100多年時間里,希爾伯特二十三問激發了眾多數學家的熱情,引導了數學研究的方向,對數學的發展起到了難以估量的作用。
因此,龐學林現在要做的,就是分別在數學、物理、化學、生物乃至信息科學、天文學等領域,根據穿越的那八個世界得到的經驗,選取一些最緊迫需要突破的難點,將它們一一分列出來,然后交給手下的團隊去解決。
不知不覺,下午的時間一晃而過。
大半個下午的時間,龐學林列舉了三百多個當前各個學科所面臨的重大問題。
數學領域,千禧年七大數學難題這類頂級難題自然不必說,除了這些之外,龐學林還列舉了諸如:李代數及其對偶空間的冪零元的分類、非可對稱化的卡茨-穆迪代數的定義關系問題、齊性愛因斯坦流形、亞純函數與其導函數是否存在公共的波雷爾方向、AdS/CFT對偶中的可積性、帶通量的弦真空和緊化與廣義復幾何等問題。
化學領域,晶體缺陷的測定及其與固體性質的關系、高性能非線性光學材料、可用于量子計算機的分子磁體材料的設計合成、分子間弱相互作用與功能超分子材料的調控、復雜材料的第一原理電子結構方法等等。
物理學領域,則有基于各向異性人工電磁材料的介質導波結構及慢波傳播、Yangian表示論與求解非線性模型、亞表面成像的掃描探針聲顯微技術、一維量子自旋鏈系統在任意邊界磁場中的嚴格解、拓撲序量子相變的普適性問題等等。
……
這些問題隨便一個得到解決,都足以在科學界引發不小的震動,對龐學林接下來在超算、量子計算機、航空航天、可控核聚變等領域的布局,產生深遠影響。
一直到臨近吃飯的時候,龐學林才被老媽叫下來飯。
來到客廳,龐學林發現,爺爺奶奶也被老爸接了過來。
老頭老太太對自家孫兒花心倒沒多說什么,特別是龐學林的奶奶,笑瞇瞇地拉著姚冰夏和齊昕在沙發上說個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