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會場內的布置風格主要以莊嚴典雅為主,舞臺正中白色帷幕下擺放著諾貝爾半身銅像。
臺上放著十只花籃,花籃中擺放著唐菖蒲和百合花。
在音樂聲中,龐學林步入頒獎臺中央。
耳邊響起了諾貝爾基金會主席拉爾斯·海墾騰斯的致詞:“自1800年伏打電池發明,兩百多年來,從鉛酸蓄電池,到鋰電池,再到燃料空氣電池,我們始終致力于提升電池的儲能密度。特別是近年來,隨著石油、煤炭等化學資源日益匱乏,以及環境污染日益加重,新型綠色能源的開發成為人類社會發展的當務之急。鋰空氣電池以其高能量密度、長循環壽命。綠色無污染等優點成為了全球科學家關注的焦點。而在這一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的,正式來自中國的龐學林先生。他是有史以來最年輕的諾貝爾獎得主之一,他的成果,從數學到材料學,再到電化學,為人類社會的發展指明了方向。他在石墨烯領域以及鋰空氣電池領域的成就,引領著我們從石油時代走向一個更加環保、綠色的未來。有請本年度諾貝爾化學獎得主龐學林教授!”
拉爾斯·海墾騰斯的話音落下,現場頓時響起一陣幾位熱烈的掌聲。
龐學林慢慢走上臺,來到了瑞典國王古斯塔夫身前。
“國王陛下,您好。”
龐學林微微躬身笑道。
古斯塔夫微笑道:“龐教授,您好。您是我見過的獲獎者中最年輕的一位,我希望今后能夠在這個舞臺上再次見到您。”
“陛下認為我還能再次獲獎?”
龐學林臉上露出驚訝之色。
古斯塔夫微笑道:“為什么不呢?年輕人,我看過你的資料,你是我見過最具天賦也最不可思議的一名學者,可惜諾貝爾沒有數學獎,否則你早該得獎了。當然,我們還有物理學獎和生理學獎,我期待著能夠在這里和你再次會面。”
“謝謝!”
龐學林從古斯塔夫手中接過了金質獎章和證書,雙方微笑握手,然后面向記者合影留念。
頒獎典禮一直持續到下午五點半,隨后,龐學林跟隨其他獲獎者前往斯德哥爾摩市政廳,參加諾貝爾獎晚宴。
出席這次晚宴的賓客超過一千三百人,主辦方很貼心地將龐學林父母、爺爺奶奶、齊昕、姚冰夏、左亦秋她們安排在了一桌。
在晚宴正式開始前,十位獲獎者還需要相繼上臺致辭。
晚上六點一刻,龐學林在現場熱烈的掌聲中緩步走上演講臺。
“尊敬的主席先生,尊敬的獲獎者,女士們,先生們:
今天,我極為榮幸能在這里與大家見面。
在報告之前,我首先要感謝諾貝爾獎評委會,諾貝爾獎基金會授予我2021年諾貝爾化學獎。這不僅是授予我個人的榮譽,也是對我科研團隊的嘉獎和鼓勵。
關于鋰空氣電池的研發過程,大家可能已經在很多報道中看到過。在此,我只做一個概要的介紹。
2020年,我前往美國做巡回報告時,在普林斯頓遇到了柯頓·沃克教授。
當時,柯頓·沃克教授正處于困境之中,但他對于鋰空氣電池的執著和追求讓我很受感動。
正因為如此,我同意與柯頓·沃克教授合作,在江大建立實驗團隊,尋找一條成功的道路。
在這個團隊中,除了我和柯頓·沃克教授外,還有葉興民教授、霍子謙教授、何文彥教授、邱奇偉教授、許汀教授以及許許多多為這一項目付出努力的同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