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學林不由得為之一愣,他沒想到,這一次竟然穿越到了中國太陽世界里面去了。
這部并非劉慈欣系列科幻作品中最好的一部,但卻是最平實卻又最富誠意的作品,給龐學林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中的主角,一個只有小學水平的農村娃子——水娃,從村子里出來后,經歷了一段充滿夢想的人生旅途。
中,水娃生在一個干旱的村莊,靠水窖中蓄存的雨水生活,但這水又苦又澀,還溶了有毒的物質。為了能喝到不苦的水,水娃來到煤窯做曠工,總算喝到深井中打出來的不苦的水。
經歷了一場礦難之后,在工友的建議下,水娃進了省城做擦鞋匠,認識了一個一位因為研發出找不到合適用途的納米鏡膜材料,而落魄地四處推銷自己專利的材料學家陸海。
直到有一天,陸海看到中國太陽工程啟動的消息,他興奮不已,鼓動水娃一起去北京。
這一次,水娃做了一名蜘蛛人,也就是高空清潔工,專門擦拭大樓玻璃,雖然高危險性,但收入不低。
而陸海也憑借著自己的納米鏡膜,成為了“中國太陽”工程的首席科學家。
這期間,水娃憑借吃苦肯干,攢了不少錢,成功在首都買房,成為首都人。
而陸海也一步步實現自己的夢想。
中國太陽分為兩個部分——軌道反射鏡和超級模擬系統,能夠改變大氣的熱平衡從而調節全球的氣候。
然而,中國太陽也面臨著一些威脅,比如太陽噴射的粒子流,會使得鏡面蒙上一層霧膜,降低鏡面反射率。
為此,陸海專門召開會議討論解決方法,當航天局堅持讓科學精英來做這份工作時,莊羽讓他們體驗一下高空清潔工作,結果無人能勝任。
由于清潔軌道反射鏡與高空擦拭玻璃工作很相似,最終水娃,在陸海的力薦下成為了“鏡面農夫”,飛入太空中在銀色的鏡面上擦拭清潔。
以水娃為代表的鏡面農夫也成了第一代太空產業工人。
二十年后,中國太陽完成使命,即將離開地球。
水娃這期間也成為了一名優秀的太空工程師,他提議將中國太陽放出太陽系,成為恒星際飛船,去探索遙遠而未知的太空深處。
這項提議被陸海采納,然而水娃并不滿足于此,他希望能給他一套高可靠性的微生態循環系統。
因為他要乘坐中國太陽航向宇宙深空,等到四十多年后冬眠蘇醒過來時,飛船將掠過半人馬座,他將成為人類歷史上首位恒星際探索者。
在外人看來,這無疑是有去無回的自殺行為,但對于水娃而言,他將帶著人類的夢想和使命,把人類的目光重新引向宇宙深處。
水娃最終實現了他的夢想,成為第一批踏向深空的探索者。
毛姆在《月亮與六便士》中闡釋了一個道理:有人選擇去撿地上的六便士,就一定有人想去夠高高在上的月亮,夢想的價值是金錢所無法衡量的。
宇宙之大,包藏天下,卻大不過人心。
因為心容萬物,甚于宇宙。
在日益功利化的社會,人們越發的只關注利益,只注重投入產出比,反倒進取之心。
有人滿足于老婆孩子熱坑頭,從不向與己無關的塵世之外掃一眼;有人則窮盡一生,只為看一眼人類從所未見之事。
現代人,背上房貸車貸,謹小慎微,窮盡一生,只為耕耘一畝三分之地。
至于人類什么時候重登月球,著陸火星,飛離太陽系,沖向宇宙,已全然不關己事。
上個世紀對太空探索的理想主義熱情反倒成為了可笑的存在。
這部中,水娃從村莊走下煤礦,從煤礦走向城市,從城市走向首都,從首都走向太空,最后從地球走向宇宙。
每一次出發,就像孩子向往更光亮的地方,沒有猶豫,沒有顧慮,只有單純的向往……
那種純粹的理想主義給人帶來的震撼,撼動人心。
“也不知道自己這次進入中國太陽世界,將會扮演一個什么樣的角色。”
龐學林心中暗忖。
不過不管怎么說,相比于龐學林此前經歷的,那些科幻冒險世界,中國太陽世界里的安全性,基本不存在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