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學林在副駕駛座上坐下,水娃則上了后排。
龐學林對司機道:“師傅,我給您十塊錢,您給我找一個比較干凈的旅館,價格在三十塊以內。”
“好嘞。”
司機師傅難得接到大單子,頓時笑容滿面道:“兄弟,你們這是剛來蘭城嗎?”
龐學林笑了笑,從兜里掏出一支煙遞給司機道:“我們是蘭城大學的學生,這不是剛過完年,還沒開學嗎?學校那邊的宿舍還沒開放,我們準備先在賓館住兩天,順道在蘭城玩一玩。”
“喲,原來是大學生呀,失敬失敬。”
“師傅,您這出租車生意還不錯吧。”
司機師傅笑道:“還行,一天也就賺個八九十,除去油費承包費,能夠剩五六十就不錯了。”
坐在后座的水娃忍不住瞪大了眼睛,怎么也沒想到,開出租車竟然這么賺錢。
龐學林倒是并不意外。
在八九十年代,對普通人而言,出租車算是最賺錢的行業之一。
當時的出租車司機賺錢賺到了什么份上呢。
從八五年到九五年這十里,全國人均月收入在六十到一百元逐步增長到三百到五百元,但是出租車司機的月入卻長期保持在兩千到三千元左右,折合到2019年的人均,大概就是月入五到十萬的樣子。
而且不是說你必須做到頂尖水平才有這個收入,你只要參與這個行業,就有那么高的收入,水平高的出租車司機和水平差的,收入不會太過明顯的懸殊。
當時的出租車司機,嚴格意義上來說,屬于個體戶或者說承包者,出租車牌照和承包費后來被推上了天價,最后導致各大城市打車難,其根源就在于八九十年代的暴利。
這一現狀直到網絡打車平臺出現之后才慢慢緩解。
十多分鐘后,司機將龐學林和水娃送到了一家叫做聚源招待所的地方。
招待所整體環境不錯,標間里不但有暖氣,可以洗熱水澡,最讓水娃感到驚喜的還有電視。
在整個小辛坊村,只有幾乎人家才有電視,而且都是那種十四寸的黑白電視。
而聚源招待所,里面竟然是二十一寸的大彩電。
水娃打量著四周的環境,有好奇,有欣喜,又有一絲擔憂。
“林娃子,俺們一共帶了一千兩百塊錢,住的這么好,這錢可不經花。”
龐學林笑了起來,說道:“放心吧,水娃哥,咱們就在這住幾天時間,明天就出去找房子。”
水娃點了點頭,隨即又有些好奇道:“林娃子,你的普通話咋說的這么好?還有,你剛才為什么要騙那司機我們是大學生啊。”
說到大學生的時候,水娃眼中閃過一絲憧憬。
這個時代,大學生可是真正意義上的天之驕子,雖然再過個幾年,隨著大學擴招以及工作不再包分配,大學生也隨之跌落神壇。
但在絕大多數人心中,大學生依舊是這個時代真正的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