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那天在和龐學林聊技術的時候,龐學林就已經展現了自己在軟件算法上的能力,但徐文偉依舊有些不可思議。
這倒不是說龐學林說的內容有多么高深,而是徐偉發現,龐學林正在從理論上的高度,去闡述程控交換機軟件的設計原理。
想要做到這樣子,必須對程控交換機的整個研發過程以及軟硬件系統有著深入的理解,并且達到融會貫通,才有可能做到。
目前,華為的程控交換機研發團隊實際上是一個草臺班子,很多人壓根就沒有任何程控交換機的研發經驗,很多都是依據國外的產品的說明手冊,一邊摸索一邊研發。
硬件部分倒還好說,拆開同類產品,總有一個直觀的參照物。
真正的問題是軟件系統,阿爾卡特、愛立信這些品牌的程控交換機,他們的軟件都是經過嚴格加密的,根本就沒辦法在不破壞他們數據結構的情況下,將源代碼提取出來。
因此,華為的工程師們只能根據硬件的設計方案,依照自己對程控交換機的理解,一步步的設計軟件。
這就導致在整個研發過程中很容易踩雷。
往往這個問題解決了,又會產生新的問題。
從1991年下半年兩千門數字程控交換機立項到現在,整個研發團隊都有種心力憔悴的感覺。
而龐學林剛剛高屋建瓴的講解,從理論高度系統地解決了整個程控交換機軟件設計系統的問題,讓那些軟件工程師一個個有種撥云見日、思路通達的感覺。
龐學林沒有在意眾人的反應,笑了笑,繼續道:“關于操作系統的設計大概就是如此,下面我們說說程控交換機的應用軟件。”
“程控交換機的應用軟件主要分為以下三大類,第一,呼叫處理軟件,第二OMA(操作維護管理)軟件,第三,數據庫系統。”
“呼叫處理軟件主要負責呼叫鏈接的建立與釋放以及業務流程的控制,具體主要完成以下功能,用戶線和中繼線上各種輸入信號的檢測與識別,呼叫相關資源的管理,對用戶數據呼叫狀態以及號碼等進行分析,路由選擇,控制呼叫狀態遷移,控制計時,送音和交換網絡的連接。”
“OMA軟件則是程控交換機用于操作維護和管理的軟件,用于保證系統高效靈活可靠的運行,主要功能必須有用戶數據和局部數據的操作與管理測試,報警,故障診斷與處理,動態監視,話務統計,計費,過負荷控制等等。”
“至于數據庫系統,程控交換機在進行呼叫處理與操作維護管理過程中,會使用和生成大量的數據,這些數據包括系統數據,用戶數據和局數據,系統數據與交換機的硬件體系結構和軟件程序有關,不隨交換局的應用環境而變化,不同的電話局若采用同一類型的交換系統,他們的數據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用戶數據和局數據,用戶數據反映用戶的具體情況,有靜態用戶數據和動態用戶數據之分……”
……
整整花了一下午的時間,龐學林將整個程控交換機軟件的整體設計思路,向眾人闡述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