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龐學林的時候,劉曦眼中的驚訝之色一閃而過,隨即連忙道:“龐總,你好,我是《南方周末》的記者劉曦,很高興見到你。”
龐學林站起身,微笑著和劉曦握了握手道:“劉記者,你好!”
“龐總,你看起來比我想象得要年輕許多,能冒昧問一句你今年多大嗎?”
“我今年十八歲!”
龐學林面不改色道。
前段時間回蘭城,他專門跑派出所領了一張新的身份證。
有錢又有許柏青打招呼,在這個時代,改個年齡還是相當容易的。
“十八歲?”
劉曦不由得大吃一驚。
星環公司身為內地企業,在香江引發的熱潮早就引起了國內媒體的注意。
特別是CVD號稱中國視聽光盤,算是中國電子產業為全球貢獻的原創性產品,因此,媒體早就想采訪一下這家公司的創始人。
只不過前段時間龐學林一直待在香江,再加上他的刻意吩咐,劉胖子也一直保持低調。
因此對于星環科技的大老板龐學林,媒體一直沒能找到對方的身份資料,對龐學林的年齡也自然是一無所知。
也就是劉曦,無意中了解到,龐學林曾經在華威那邊干過,通過幫華威研發程控交換機,攫取了第一桶金。
因此,在劉曦的想象中,星環科技的大老板應該是一位三四十歲的工程師,具備專業的學術背景。
她卻沒想到,這位龐老板,竟然是一位剛滿十八歲的少年?
他該不會是騙自己吧?
見劉曦狐疑地看著自己,龐學林笑了笑,說道:“劉記者,怎么,不信嗎?”
劉曦連忙搖了搖頭,笑著說道:“哪能呢?”
假如眼前這個少年真的是星環科技的創始人,那么星環CVD的新聞價值比她想象得還要大很多,劉曦就算心中懷疑,這時候也只會放在肚子里,先把這場采訪搞定再說。
龐學林笑了笑,說道:“劉記者,咱們坐下說吧。”
兩人在辦公室的會客區坐下,劉胖子屁顛屁顛地弄了兩杯咖啡過來。
劉曦端起咖啡輕輕抿了一口道:“龐總,那咱們就開始吧,你剛才說你今年剛滿十八歲,你是高中剛畢業嗎?”
龐學林微笑道:“我現在是蘭城大學的學生。”
“蘭大的學生?”劉曦不由得再次一愣,“現在蘭大已經開學了吧?你……不用上課?”
“我向學校請假了,公司剛成立,推出了新產品,我這段時間一直忙著公司的事,所以學業只能暫時往后推一下。”
劉曦點了點頭,好奇道:“龐總,我聽說你創建星環公司的一百啟動資金,是因為幫助華威公司解決了在程控交換機上的難題才獲得的,是這樣嗎?”
龐學林不由得一愣:“這你都知道?”
劉曦笑了起來,說道:“我也是意外了解到這個信息的,這么說,這個信息是真的嘍?”
龐學林笑著點了點頭。
“龐總,那能說說你是怎么學到這么多電子工程方面的知識的嗎?畢竟不管是通訊領域的程控交換機,還是您剛剛開發出來的星環CVD,一般的電子工程師都不一定有這樣的能力,你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學習這方面的知識的呢?”
劉曦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龐學林。
龐學林對這樣的問題早有準備,笑著說道:“我是蘭大的特招生!”
劉曦美目不由得泛起一絲異彩。
又是一個新聞的爆點。
“我從小對電子產品就比較感興趣吧,再加上自學能力比較強,自己也一直在看一些專業書籍,所以慢慢得就儲備了不少這方面的知識。今年暑假的時候,我正好有事來深城,在火車上結識了老劉,我算是一見如故……”
龐學林侃侃而談,向劉曦展現了一位少年天才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