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學林抵達錢塘實驗室的時候,已經是下午兩點。
“龐教授!”
曹源和李長青早早在碳納米研究中心大樓的門口等候。
“曹教授,李教授,你們辛苦了!”
龐學林上前和曹源以及李長青一一握手。
曹源笑而不語。
李長青笑著說道:“這算什么辛苦,我們只是按你給出的理論模型按部就班地做出來而已。”
說這話時,李長青臉上還帶著一絲驚嘆。
要知道當初龐學林帶著曹源團隊來到錢塘實驗室,讓李長青團隊跟他們合作找室溫超導體的時候,李長青還有些猶豫的。
如果不是因為對龐學林的信任,換一個人過來,李長青都不相信特殊構型的多壁碳納米管能夠形成室溫超導體。
這完全超越了他的理論認知。
然而實驗結果證明,龐學林的理論是正確的。
今天實驗結果出來之后,李長青又是興奮又是激動。
上次鋰空氣電池的時候,碳納米材料研究中心搞大尺寸石墨烯的錢興民他們嘗到了甜頭。
鋰空氣電池產業化之后,新凱材料以及大尺寸石墨烯項目組可謂是大賺特賺,里面隨便一位教授級高工都身價上億。
而李長青負責的飛刃材料項目以及碳基芯片項目,卻始終處于不溫不火狀態。
心里要說不羨慕,那是不可能的。
如今,終于輪到自己出位了。
室溫超導體,這可是諾獎級成果,完全有資格競選明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更不用說這種材料帶來的后續收益了,完全是一個可以吃上幾十年的超級大金礦。
李長青如今也有五十多了,開始慢慢脫離一線科研狀態。
能夠在自己研究生涯的末年,取得這樣杰出的成果,這輩子也就值了。
三人在碳納米研究中心的大門口寒暄了片刻,便直接進入了碳納米研究中心的大樓。
整個碳納米研究中心都靜悄悄的。
這個項目被龐學林安排在了電磁彈射航天發射系統下面,保密等級很高,整棟大樓到處都是密碼門,上下電梯都只能通過保安抵達指定樓層。
而這些保安,實際上全是由國安系統安排進來的。
正因為如此,龐學林他們進入研究中心大樓的時候,整個研究中心都靜悄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