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落日工程總指揮部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落日六號地航飛船的救援上。
龐學林也被拉過去參加了幾次討論會,但大多救援計劃最終都被證明不可行。
按照現有的技術水平,別說派地航飛船救援落日六號,就是確定它地核內的位置,對科學界而言也是一項超級挑戰。
甚至從某種意義上說,基礎物理學沒有取得重大突破前,基本不太可能在地核深處精確定位落日六號的位置。
畢竟落日六號位于地核深處,周圍是360萬個標準大氣壓和6000攝氏度的高溫。
再加上被厚厚的地層所包圍,傳統的探測手段基本上都起不了什么作用。
按照討論的結果來看,唯一的一條確定落日六號位置的技術路線就是利用中微子探測落日六號的位置。
但中微子只參與非常微弱的弱相互作用和引力相互作用,具有最強的穿透力,能穿越地球直徑那么厚的物質,在100億個中微子中只有一個會與物質發生反應。
因此,在這個世界,人類雖然已經能夠利用中微子進行通訊,但想要利用中微子探測物質,必須要對中微子有更為深入的了解才行。
而這需要在基礎科學領域取得突破。
誰也不知道這樣的突破什么時候能夠完成。
最終,在落日六號墜入地心的三個月后,沈淵冷酷地宣布放棄落日六號的救援行動,轉而將主要精力放在下一步的勘探以及南極庭院工程上面。
龐學林沒有和沈淵對于救援落日六號做太多的交流。
一方面,他不過是沈淵手下一名普通的博士生,人微言輕,說不上太多的話。
另一方面,按照當下的技術水平,救援落日六號并不現實。
他還有另一項很重要的工作要做。
正常情況下,他還有兩年的時間畢業,因此畢業論文可以延后兩年,但他等不了那么久了。
他今后的學術生涯又不是想著做地球物理方面的研究,他真正要做的,是如何利用沈淵所攪動的龐大資源,完成地球大炮的建設工作,并且在此基礎上找到救援落日六號的辦法。
最好的辦法就是盡快得到沈淵的信任,讓龐學林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調動最大的資源。
因此,這段時間,龐學林一直在撰寫如何將南極庭院工程改造為地球大炮的工程技術方案和可行性報告。
他相信,相比于備受爭議的南極庭院工程,這份報告將更加容易打動沈淵以及世界各國。
畢竟相比于地球南極的小小一隅,太空才承載著人類無盡的夢想。
只不過在這個時代,雖然航天發射的價格已經降到了數十美元每千克,但對于太空產業化而言,成本依舊高昂。如果能夠在南極庭院工程的基礎上,制造出地球大炮,那么人類就基本上具備了大規模移民太空的能力,這無論對于世界各國,還是對于極具野心的神沈淵而言,都有著莫大的吸引力。
這天下午,龐學林帶著自己撰寫的近百頁論文,來到了落日工程的指揮控制中心。
沈淵站在大屏幕之前,正在和屏幕上的一位姑娘對話。
姑娘穿的一身隔熱系統異常發達的航天服,一支鉛筆在她的前方無聲無息的漂浮著,鏡頭前的她看起來格外的嬌小與柔弱。
龐學林知道,這是沈靜。
過去幾個月,在探討救援行動時,他和沈靜見過幾次。
他甚至還提醒過沈淵,注意落日六號船員們的心理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