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斌打贏了龍荒聯軍,而且是在青河帶兵支援之后,這份天大的功勞里面,無形中就讓他分去了一部分,沒有他帶來的五萬大軍,汪斌空有能力沒有將士也打不贏這場仗。總的來說,汪斌功勞最大,其次是青河,然后是南宮烈。
東部邊軍對于攻城器械的需求,青河表示他會想辦法調集。
原本他也沒有什么信心,但現在不同了,他們在邊境上打了一場漂亮的決戰,不可一世的龍山精銳都給他們干翻,這時候要求朝廷支援一些軍械也是應當,而且用他太子的名義去要,除了青帝,誰也不敢不給。
當然太子索要軍械,主管官員也不敢直接給,怎么著也得讓青帝陛下決定。青帝能掌控青山帝國諾達疆域,當然看得清局勢,所以,青河要的軍械物資一律翻倍給以,并且留下青河于東部邊軍監軍,借以歷練,增長威望。
太子青河乃青帝長子,自幼喜文不喜武,然治理國家需要文治武功并舉,太子這般作為,朝廷內多有不服,特別是哪些將門,青山帝國的天下是他們先祖跟隨先帝打下來的,如果太子用不上他們,難免給人兔死狗烹的感覺。
所以為了提升青河的威望,讓青河明白武力的作用,青帝也是煞費苦心。
難得東部邊軍能與龍山帝**隊打得有來有回,在南宮烈求援的時候,青帝便讓青河領兵前往支援。在此之前,青河去過其他三處邊境,也近距離感受過各處邊軍的氣氛。
近段時間,也就東部邊軍的動靜最多,先是與東夷打了一仗,然后莫名其妙與龍山帝國的邊軍發生沖突,后面還幫著東夷部落對抗龍山帝國的入侵。為此,青帝還把南宮烈召回詢問了一番。
得知龍山帝國有意一統東域,青帝心下也是不爽,真要打仗,青山帝國也不弱,至少四支邊軍中,最弱的東部邊軍都能頂得住龍山精銳的攻勢。
或許青帝想讓太子青河感受一下戰場的殘酷,讓他明白戰爭是可怕,意識到武力的重要,這才把他丟到東部邊境去,可誰曾想,剛去邊境沒多久,青河就向朝廷要軍械了。
給,軍械必須得給。
青帝不知道太子在邊境看到了什么讓他對戰爭有了興趣,但是這個開端很好,他決定支持。就算東部邊軍進攻失敗也無所謂,南宮烈不是修筑了一座邊城嗎,有防御就好。
就這樣,決戰后的半個月,東部邊軍獲得了大量的軍械糧草供應。
于此同時,朝廷的封賞也同時到達。
南宮烈的從鎮東將軍改為征東將軍,還加了個侯爵以示恩寵,而汪斌這個功勞最大的邊軍副將直接升為平東將軍,四品軍階,朝廷名其跟隨征東將軍南宮烈東征龍山帝國,而太子青河則是因為及時支援,分了一點功勞,混了個監軍的職責。
除了封賞升遷外,朝廷還給東部邊軍也就是征東大軍補充兵員,加上太子青河支援的五萬大軍外,另外加了五萬,現在南宮烈麾下一共有大軍二十萬,皆是精銳之士。
一下子多出十萬大軍,南宮烈也不管了,全都丟給汪斌去整編訓練,他自己則整天陪著太子巡視大營,檢查大軍的整編訓練情況。朝廷給予支持,那是給他們進攻用的,新的十萬大軍,必須得盡快融入東部邊軍的作戰體系中來。
好在東部邊軍剛打完勝仗,氣勢“兇”得很,把那些新來的都給唬住了,而且太子青河帶來的那些將士,再見識了汪斌的強力之后,個個都想融入東部邊軍中,跟著一個強力的將軍,只要別死在戰場上,升官發財都很簡單。
這不,汪斌麾下六名大將,經此一戰全都升了,從五品裨將軍直接升到四品雜號將軍,要知道他們升裨將軍也沒有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