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陳在山上其實還留了兩個后手,就是他最初煉制的何大勇與朱雄這兩具僵尸。他下山的時候,并沒有把這兩具僵尸一起帶下山,而是讓他們仍留在朱雄的墓**。
當日下山時,勾陳所帶的人手已經完全足夠,多兩個少兩個都影響不大。而當時這兩具僵尸正在朱雄的墓**沉睡蘊養,勾陳也就沒喚醒這兩個。反正他過不了幾天就會回來,那時再召喚即可。而留在山上,既可以當個后手,也正好趁機試試他下山后是否還能夠感應到這兩具僵尸,試驗下雙方間最長的感應距離。
隨著勾陳自身的本領越來越強,再加上又收服了蘇云龍后,勾陳對這兩具僵尸的作用也不是特別急需與必需了。不過他當然也不會舍棄,而且這兩具僵尸后期也有很大的成長空間。目前對比起來弱,實在是這兩具僵尸煉制與蘊養的時間太短了。假如有一年時間,再有塊兒不錯的養尸地,這兩具僵尸必然能夠晉級成長到鐵尸級數。
鐵尸的力量已經相當于武者外力境九重絕頂的九牛之力,而且純論力量,還要更強一些。再加上一身銅皮鐵骨,那時的防御力也要比普通外力境九重絕頂的高手更強許多。尤其僵尸不同于人類,能夠不打折扣地完全發揮出本身力量,而且不必擔心會對身體造成損傷。
外力境的修煉,除了是等于提前開發透支身體的潛力之外,也會對本身造成很大負擔。
勾陳前世曾在網上了解到一個相關知識點,說是科學研究表明,如果人體的所有肌肉能夠全部匯聚向同一點發力的話,能夠發揮出高達25噸的超級巨力。
但這只是理論上的,普通人根本不可能做到。而且即便有可能做到,人類的身體強度也承受不了這么大的力量,在發力的那一瞬間,人體自身就可能先被這么強大的力量毀掉了。骨骼、血肉、內臟器官等,都不可能承受這么大的力量。
所以人類無法發揮出這種理論上的超級力量,其實是對自身的一種保護。
人在做每一個動作,每次用力之時,看似是在往那個方向用力。但其實部分肌肉是在各自往不同的方向用力,而這些力量就會相互抵消,形成對自己身體的保護。
外力境的修煉,本身增強的力量越大,也會對自己身體造成越大的負擔。雖然外力境的修煉,也能夠增強自身強度,強壯筋骨,但還是趕不上力量的成長。因此全力發揮時,也會對自身骨骼、內臟器官等形成很大壓力,全力發揮的時間一長,或是用力過猛,都會先反傷到自身。
所以大部分外力境的武者,其實都不耐久戰。這不是力量與耐力上的不行,而是身體強度跟不上,時間一長,必會先傷及自身。也因此,外力境武者的打斗風格,大部分都是速戰速決,很少有能對打超過上百招的。能互相來回幾十個回合,都已經算是長的了。
只有修煉到內力境后,內力反補自身,才能不斷內壯筋骨,蘊養氣血。而且內力也能修補身體的損傷,這時才更耐久戰。
對打上百招、幾百招,乃至上千招,甚至內力更深厚的,連打個一天一夜、三天三夜之類,這才是內力境武者的戰績。
至于外力境武者,就算沒有對手,獨自全力出手練個上百招,都有可能對自身造成很大負擔與壓力。也因此,外力境的修煉,都有時限性,不可能連續不間斷的修煉。練功再是勤奮,也得先顧及自己身體。練多了不但無益,反而有害。
其實內力境的修煉也一樣,不可能一直不間斷修煉。因為內力的修煉是在煉精化氣,而精從何來,不可能憑空就有。這精主要是靠人從日常飲食中攝取提供,所以人體內的精是有限的,不可能一直不間斷的提供修煉。等把每日所積存之精煉盡后,強行再煉,也是同樣有害無益,會反傷到自身。所以內力境的修煉,也要適可而止,要把握好度。所謂“勤能補拙”,也不是靠損傷自身根基為代價來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