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覺并不是受到李長豐這個同為八大世家之一的隴山李氏公子的誤導,李長豐直到此時,可還一言未發,所以自然談不上對方覺產生誤導。
不過方覺會有此誤會,卻是也跟李長豐當初產生這個誤會的原因有些類似,那就是勾陳是一名內力境的高手,而且還很年輕。因為內功與外功的修煉方式與入門截然不同,所以武林中的內功傳承很少,而且多是掌握在一些大勢力手中。一些小門小派即便有,也很少有完整的傳承。再加上內功入門更難,并且更講究悟些,非是一些大勢力的傳承,也很少能夠培養出這種優秀的弟子。
內功的入門門檻更高,而且有些秘訣、心法更是不錄文字,是靠代代口口相傳。其實有些也并非是完全不錄文字,而是某些感悟很難完整的用文字、語言來記錄,有些更是非要自己去悟到了才行。還有些則是沒有前人的指點,只靠去看秘籍根本很難理解。
有些關鍵的訣竅,內行人一點即透,可若是沒有這個內行的前人去點,后人要獨立琢磨透這點就會很難。
就像勾陳的內功入門,看起來是自悟,可他當時若不是請教了蘇云龍這位內力境的高手,許多東西也那么輕易悟透明白。若是沒有蘇云龍,他即便還能做到自悟,也不可能會這么快,要慢許多。
所以基于這些條件,武林中擁有完整內功傳承的門派與世家確實不多。而擁有的,基本都是大勢力,或是傳承久遠的那種。
修煉外功入門的,雖然最終也可以做到由外入內突破到內力境,但能夠成功突破的機率卻是也并不多,而且大部分由外入內突破的武者,等突破到內力境之后,一般年紀也都不小了。
所以以勾陳這般年紀,就已然是一名內力境武者的,多半是靠直接修煉內功入門。而像這樣的內力境武者,一般都是大勢力出身。更別說,勾陳還會內功中也很少見的音殺功夫了。非是一些大勢力或古老門派,也很少有這種傳承。
另外,“人以類聚,物以群分”,勾陳能夠跟李長豐與羅星這種世家公子出身的武者走到一塊兒,那必然也是一類人。否則不可能相交走到一起,更別說這兩人眼下還是以勾陳為首了。
正因為有這些先入為主的判斷,所以方覺也就順理成章地誤會勾陳必然是某個大勢力出身的弟子。而且勾陳還表現的對萬獸王一點兒不怕,對他半點面子也不給。既有這種底氣,自然是必有所倚仗。不是他自身夠強,就是他背后的勢力夠強,這才完全不怵萬獸王。
而當今武林中,能完全不怕萬獸王的又有幾家勢力?
方覺心中此時暗自猜測,已是把勾陳的出身鎖定在了七大門派、八大世家這種武林中的頂尖大派中了。也正因為如此,所以方覺雖然對勾陳剛才的口出狂言也很生氣,卻還是選擇了暫時忍耐,沒有立即翻臉。否則對方若真是他猜測的這種出身,就是憑白為萬獸王招惹一位大敵了。
“在下姓李。”
“在下姓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