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此事,還是讓蘇云龍有些難以理解與相信。
勾陳聞言,則對蘇云龍的難以相信不解地道:“那畢竟是她親外公,傳她三式《獨孤九劍》有什么啊?就算全傳了,我覺著也沒什么大驚小怪的。”
“就算是親外孫,那畢竟也是外姓。這種世家規矩,非嫡系弟子都很難得傳全部,更別說外姓的親戚了。”蘇云龍對勾陳的這番理論同樣難以理解,“另外,那還不是外孫,只是外孫女。民間普通手藝人都講究個‘傳男不傳女,傳子不傳媳’,獨孤世家肯傳授陳妃仙三式《獨孤九劍》,實在是大違常理,恐怕其中有些內情。”
蘇云秀聽到這里,點頭認同地插話道:“我雖然不懂這些世家規矩,但許多家族式的技藝傳承,確實都是這種。家里面都是傳男不傳女,更別說傳給外姓了。那個獨孤家主肯破例傳授,看來確實是對仙兒妹妹鐘愛有加。”
她雖然沒混過江湖,不懂這些江湖規矩與世家傳承,但畢竟是此世界之人,自小所接受的觀念便是這種。所以在她看來,獨孤世家肯傳授陳妃仙三式《獨孤九劍》,也是大違常理的破例。
“除了家族傳承,還有師徒相授。”勾陳轉頭看向蘇云龍,反問道:“你跟你師父是同姓嗎?更不是他親兒子吧?他還不是照樣把畢生所學傾囊相授?良師難求,好徒弟同樣難找,否則你師父當初就不會在發現你的武學天賦后,連問都沒問過你父母就把你帶走了。就是生怕他們不同意,錯過你這好徒弟。或者那個獨孤家主,是把陳妃仙這外孫女當徒弟來看。”
蘇云龍聽罷,搖頭道:“門派傳承跟世家規矩是大為不同的,千百年來,世家的傳承規矩就是如此。非嫡系血親都很難得授,更別說外姓了。”
“你們這江湖啊,就是勞什子的規矩太多,門派觀念太重。”勾陳搖頭道,“知識就是用來傳播與學習的,學到的人越多,才越能發揚光大,也能靠越多的人不斷推動與進步。太過敝帚自珍,只是家族傳承、師徒相授的話,萬一哪一代沒有了傳人,這門技藝與知識就很可能會斷代失傳。”
蘇云龍聽完勾陳這話,仔細想了想后,點頭感嘆道:“你這話倒也不錯,江湖上一些武學失傳,正是因為傳人太少。一旦哪一代的傳人死絕了,確實很容易斷代失傳。但門派觀念與世家規矩,不是那么容易打破的。人都有私心,自己的東西,總是想要捂緊些。”
他對勾陳的這番話,倒確實挺理解,而且以他目前的了解,至少勾陳這家伙在武功方面確實不藏私,那本《五禽大法》,隨便就給他看了,從中參悟出的那套《靈鶴十三擊》,也很輕易就傳給他了。
或者可能因為他是勾陳的傀儡,勾陳自認已吃定了他,不怕他會外傳;又或者勾陳自身更傾于法術,對武功方面本就不甚看重。但不管是什么原因,勾陳能隨隨便便就傳給他,確實是說到做到,證明了其在這方面能夠不藏私。
“也是!”對蘇云龍最后那句話,勾陳也是很認同地點頭輕嘆。
每個人都有私心,他也不例外。所謂“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從本心上來講,每個人無論做什么事,都是為了自己。即便某些事看上去是為他人付出,但究其根本,也是為了滿足自己內心的情緒,是某些心理需求。
純粹的“毫不利己,專門利人”,這種人非常之少。做好事不留名,這本身就先有一種自我認同,自認自己是好人,做好事是為了完成這個人設。
就算不是這種,也是為了某種追求與理念,乃至信仰。比如信佛的人認為行善是積德,是為自己的來世修福報。這是其信仰與理念,看上去是為他人付出,但究其根本,還是為了自己。
許多有信仰的人確實偉大,也談得上一生都在付出,但這種付出本身也是為了自己的信仰,同樣是為己。當然,就算為己,這種付出也同樣稱得上偉大。
勾陳自認不是個偉大的人,所以也談不上毫不藏私,比如法術,他目前就沒打算外傳教給任何人。因為這才是他目前在這個世界立足的根本,對于武功,他眼下也確實看的不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