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機械原理》的“生活小竅門:關閉納米機械的一百零八種方法”中,所提及的方法絕大部分并不適合現在的沈鋒使用。
比如在兩千度高溫之中煅燒至少五分鐘,用強腐蝕性的王水浸泡72小時,強電流過電,等等。
大部分都是類似于居家生活小竅門里用可樂刷洗碗池的玩意兒。
真正適合沈鋒現在使用的,總共也只有七八種。
不過這就足夠了。
其中目前最方便快捷的,除了電磁脈沖之外,就是高頻聲波。
由于納米機械集群從根本上來說是納米機械蟲相互之間的咬合,連接并沒有那么牢固,因此使用一定頻率的高頻聲波震動之下,能夠暫時讓這些納米機械集群整體進入共鳴狀態,影響每一個機械蟲之間的契合。
從直觀上造成的影響,就是會讓這些納米機械陷入類似于宕機的行動遲緩之中,近似于按下了暫停鍵。
一旁的比利被這噪音搞得一陣頭昏腦漲,立刻捂住耳朵蹲在了一旁。
只是看到沈鋒竟然能輕易停止那機械怪物的動作,同樣讓他目瞪口呆,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要知道一直以來這種機械怪物在他的眼里簡直就是無敵的存在!
沈鋒雙手捧住這納米機械人呆滯的腦袋,開始利用硅基腦向納米機械人釋放出強烈的腦電波,準備進入對方的連接體系之中,尋找到控制核心。
他的雙目瞪圓,意識觸角像是一條條毒蛇一樣朝著納米機械人的各個部件舔舐而去,隨后又化身為更為細小的分支,不斷觸探著這納米機械人的內部構造。
很快,他已經發現了這臺納米機械人的微觀構造。
每一只大分子結構的納米機械蟲,都擁有極為全面的構造。
納米蟲雖小,五臟俱全。
能源存儲、信息連接、固態連接齒輪、輸入輸出轉化裝置,等等等等。
在強電磁脈沖環境下,內部結構同樣會被破壞,繼而無法復原。
這也是為什么那些被電磁脈沖之后的納米機械蟲變成灰黑色,再也無法活動的原因。
單一的納米蟲其實結構并不復雜,但是當無數的納米蟲連接起來,首先會形成肉眼可見的機械團,如同一粒粒塵埃。
然后這些機械團再次組合,逐漸變大,當達到一定程度的體積和數量之后,就能夠進行復雜指令的接收和運行了。
而當這些機械蟲融合為一臺構造機集群的形態,也就能夠進行不同形態的轉化了。
單獨的納米機械蟲每一個都是一個單位,再往上的單位,就是擁有統一集群指令的納米機械集群了。
無論是納米機械人,還是那些多腿怪物,亦或是其他東西,這些納米機械集群都有一個統一的名字。
構造機。
顧名思義,集合了采礦、轉化、構造為一體。
這玩意兒最厲害的一點是,根本沒有一個控制核心,每一個納米機械蟲都能夠用來存儲數據和發出指令,整臺構造機的身體,就是一個通過云網絡連接起來的控制核心。
每一個構造機都在核心程序的控制下擁有各自的控制邊界,以維持一個固定形態,而在需要的時候,巨量納米機械蟲又可以松散的集合為一個更巨大的整體。
也就是灰潮。
同時在每一個納米蟲的微電路深處,還有一個最基礎的指令,那就是納米蟲之間不能相互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