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華一邊說著,同時伸手指在了地圖上的占城。
這是一個歷史上曾經強盛一時,現如今卻已經可以忽略不計的南洋小國。大名鼎鼎的占城稻相傳就來自這個國度。
其地盤就在后世安南的南部。
歷史上一度壓得安南喘不過氣來,幾次攻破安南國度。但好漢不提當年勇啊,大明朝當初還橫推天下無敵手呢,現在不也是行將就木了么?占城國現在也是徹底沒落了。
錯不是安南出了內訌,鄭阮兩大軍事集團南北對峙,阮主需要拉攏占城,以保持后方的穩定,占城怕早就被安南給徹底吞并了。
可若就只是現在的占城,那就有些雞肋了,地盤不大是最致命的缺陷。
陳華的手指就再次點向了吳哥王朝的最南部,也就是后世人口中所說的湄公河三角洲。
紅河三角洲和湄公河三角洲,在后世這是安南的兩大糧倉。北面的紅河三角洲,陳華短時間里沒法拿到手,可南面的湄公河他就不客氣了。
橫豎吳哥王朝已經日薄西山,歷史上一個中國來的移民【鄚玖】,都能把那地兒拿到手,建起了河仙鎮港口國。陳華怎么會還不如一個白手起家的移民呢?
安南地盤狹長,但實際面積也不小,堪比一個日本大小,也就是兩個中原省,十個瓊島。
陳華現在所指的這片區域,就是后世安南的南部,也就是海馬的下半身,少說也有個十萬平方公里。
當然,現在的湄公河三角洲肯定不是后世那人口密集的所在,21世紀的湄公河三角洲可是安南最富饒的地方和人口最密集的地方,也是東南亞地區最大的平原。而現在的湄公河三角洲反倒更應該是一片荒涼之地,水網密布,叢林遍地,要開墾可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成的事兒。但這個不重要。它最重要的意義不是它本身的價值,而是作為一個退路讓諸人心安。
當陳華說他看重的是占城而不是西班牙、荷蘭的地盤時候,底下人一個個盡都松了一口氣。不是他們怕西班牙、荷蘭,但能行的話,他們卻還真不愿意與二者起來沖突。
而當陳華說自己所指的這片區域,大小可比八閩之地,雖然還有荒蕪,但卻盡是平原,水土肥沃也堪比江浙魚米之鄉,下面那一個個人的眼睛就都發起金光了。
沒有了‘強大’的敵人,又能某得大把好處,這是人最喜愛的。避害趨利,人之本性也。
陳華還是一副‘時局多艱’的模樣,而底下的一干在座人物,已經一個個斗志高漲。陳華已經為他們指點謎機,指出了一個無可避免的大危機,又指出了一個高大的方向,指出了一個光明的奮斗目標。
悲喜交織中,最后還是喜大于悲!
而至于‘宏圖大愿’能不能做到,或者說退路是不是真的很好,陳華是沒義務給他們答案的。
除去鄭森,在座的有一個算一個,都是‘出身不凡’,好日子是過了幾年,可要說他們已經完全喪失了血性,全都沒了拼勁,那就是笑話了。
“我軍殺入占城、吳哥,更在大員北部遷移百姓,修造城池,荷蘭聞之恐難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