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就山海關一戰的經過看,李自成的主力軍戰斗力還是有的。或許他們不能泰山壓頂一樣輕易的解決掉滿清的問題,可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大順實力的積蓄,局面就會跟漢匈奴戰爭一樣,后來者居上。
一個恢復了活力的中原王朝,絕不是地處一隅的滿清可以抵擋的,漢人王朝也能繼續威震四方。
但歷史上李自成犯了一個很大的錯誤,就是在錯誤的時間,打壓那些已經成為中國社會中流砥柱的紳士階層,徹底得罪了文官集團,這決策極其的不明智。
也說明了李自成在本質上與劉邦、朱元璋這些一樣是泥腿子出身的開國帝王的不同。這人絕對沒有劉朱二人的雄才大略和過人的戰略眼光。他手下的文武大臣與漢初三杰、與徐達、李善長這些名臣名將比,也是全都不在一個檔次。
固然百姓黔首是中國人數最多的階層,但紳士掌握著中國絕大多數的社會財富以及社會影響力,他們才是維護中國社會穩定的基石。
在古典時代的中國,任何一個政權的建立都不可能與士紳階層完全對立,最多你可以聯合一部分人打擊一部分人,或者說是你用足夠的時間來培養一批籠罩著自身意志的新士紳來取代老舊者。
歷史上的李自成太盲目了,過早的暴露出了自己的真實面目,完全是給滿清送上了一記神級助攻。
可這個時代呢?李自成只要腦子還沒壞掉,他就不會跟歷史上一般做吧?
諜報送來的消息里就夾著一道李自成的圣旨:燕京城破,大軍分路入城,務須軍紀嚴明,秋毫勿犯,使四民安堵如常,方好使百姓具安,開門迎降。特諭劉宗敏立即差得力將領去內外城內巡視,不可有誤。遇有騷擾百姓的,就地裊首示眾!
鄭芝龍覺得這是一個很好地開始,只要李自成不暴露出真實的嘴臉來,他就還有一層遮羞布,便是真被吳三桂聯合韃子一舉轟出了考場來,也不至于如歷史上那般兵敗如山倒,收拾都收拾不來。
全天下的士紳并非都是厚顏無恥之徒,鄭芝龍覺得內里至少還有些人有廉恥的,至少在華夷大防上還是有廉恥的。
只要李自成的真實嘴臉還沒暴漏,這些人在滿清入關的大形勢下,就有可能選擇支持李自成。
所以,“拷掠追贓”的影響在李自成的成敗上真的至關重要。
李自成的真實嘴臉暴漏后,其‘士心’大敗,對京城官員士紳的拷掠,讓全天下的士紳階層都對之恨之入骨。紳士階層自然不愿意天天生活在恐慌之下,勾結滿清以及一切能夠團結的力量,趕走這個剝奪他們財權、政治權利,不按幾千年游戲規則出牌的“農民”政權,就也成了一種必然選擇。
滿清能夠順利入關,并能夠坐穩江山,那些紳士階層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所以啊,這個時空的李自成考試成績會如何,鄭芝龍真的是一百個好奇啊。就跟他現在也好奇吳三桂的選擇一樣,鄭芝龍潛意思里就不信吳三桂真能南下勤王。也不認為吳三桂會真的投效李自成。
因為歷史的原因,沖冠一怒為紅顏的吳三桂在他的眼中那就是絕對的反面角色。
而講現實的話,關寧軍上下故土難離,吳三桂盤踞的山海關、永平府一帶,距離燕京城也太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