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后者人數不少,兼之親眷更多,還分屬不同區域,想要統統送交過來,需要不短的時間籌備。
漢城內就有滿清的耳目,李倧很清楚,金自點甚至都跟鄭命壽那個卑賤的奴隸有著直接聯系。所以,他直接派使臣向滿清求救來了。
只是那個叫朝鮮君臣上下盡皆深惡痛絕的鄭命壽的耳目,消息傳遞速度,可不是朝鮮的使臣能比的。后者才過海州,還沒有趕到黃州,離平壤都還有大段距離呢,那消息就已經傳到了鄭命壽的手中。
鄭命壽得知大喜,忙向多爾袞稟報。
盛京睿親王府。現如今這里才是滿清的權力中心,皇宮大內已經是過去式了。
一個個王公貴族進進出出,“百僚車馬會南城”豈是虛誕?
“鄭芝豹竟然去了朝鮮?”多爾袞臉上滿是止不住的喜色。“這可真是天助我也。天助我也。”
這些日子里他最煩惱的一個問題是什么?那就是留下多少人馬看家。
鄭軍盤踞于覺華島,真跟一根魚刺卡在了多爾袞喉嚨里,叫他恨得牙根直癢癢。
就鄭軍往日所表現出的戰斗力,一個城里沒有五七八百人如何防得住他們?而偌大的遼海,沿海城鎮無數,真要每個點都守護下,沒有三五萬人難以善全。
可整個滿清才多少人馬?扣掉了這些人,他能用在關內的軍力就只多十萬了。
“十萬兵能奪取中原的花花世界嗎?就能一舉擊敗李自成嗎?”
多爾袞可不敢想的太美了。
但現在鄭芝豹部主力被牽扯在了朝鮮,他就能松一口氣了。
哪怕大事告成后再撤回一些兵力回援關外呢,這都是可以的么。依照多爾袞對明軍的了解,滿清兵馬每次擊敗明軍后都能收降大批的軍兵,而李自成軍想來也是一樣的。
再則,八旗大軍入關后,大批的包衣也能升格為兵丁,畢竟對比漢人軍兵,這些包衣阿哈與滿清的關系更親密不是?
只要大清在關內站穩了根腳,多爾袞相信一切困難都會迎刃而解。
當然了,在如今局勢之下,山海關吳三桂的選擇就也更加重要了。這吳三桂若是愿意投效大清,那八旗入關就水到渠成,不然,吳三桂無論是依舊忠誠于朱明,還是投了李自成,那都是滿清大業中的一大絆腳石。
所以啊,這八旗南下一戰,無論李自成、吳三桂、崇禎是什么局面,多爾袞都要是要打上一打的。
“即便那吳三桂投了李賊,本王也必要南下。”
“當初在明強李弱的時候,我大清數次入塞,極大地牽制了朱明的精力和實力,壯大了自己削弱了朱明不說,還為流賊爭取到了寶貴的時間和發展壯大的良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