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傳書中山知府陳遘,這也是個有能耐的,在中山堅壁拒守,至今半年有余。
趙構打算把陳遘與汪伯彥做副元帥,因為他們是安撫使,一個是資政殿學士,一個是直龍圖閣學士,更手中握著兵馬。宗澤的職位則是河北義軍總管,他一個秘閣修撰,可比前二人差多了。
而且如此安排,卻也是想趙構到歷史上在東京苦心經營的那位宗爺爺,這人很能塌的下身子,不拿有色眼鏡看人,這一點對于招攬義軍很有用。
然后就傳書慶源府的王淵,以他為大元帥府都統制,且先引兵南下與宗澤匯合,然后叫宗澤準備出兵大名府,繼而過黃河的準備。
趙構的目標是應天府的范訥和趙野,二人空擁大軍卻束手旁觀,不是好鳥。
宗澤心頭還有著疑慮,但看到趙構的舉措,至少這人是真的向金兵用兵的。拿下了大名府的李固渡,這至少是切斷了金兵留在黃河以北的爪牙。
然后趙構又重重加賞了南平縣李氏、平羅縣蘭氏和鶴壁縣田氏。
這三家都是富族,很有點水滸祝家莊的既視感。自己召募民兵,所用武器鎧甲、所需錢糧,皆不用朝廷的供給,他們可以人人自備。
三家各自聚起三千人,早早奔來趙構這里。現在趙構手下一點嫡系都沒有,那還有什么比這三家更好更可信的呢?
大把的空名補官牒撒下去,每家子弟安排五人為官,其中一人為防御使,三位擔任團練副使,以使各三千人馬有所統攝,另一名擔任本處巡檢,因為各家組織三千人馬后,本處有本家擔任巡檢,可以彈壓緩急,可以驅使人戶,以抗敵保家。
同時如保義郎這樣的武階,更是揮手就一大把。
可以說是大手筆了,叫三家人一個個都振奮非常。
就這么一個決定來,他們三家就改換了門庭,更跟趙構建立起了極好的聯系。
而趙構呢?既能落得一支兵馬,又能豎起一個招牌,那也是兩全其美。
如是他心中就盤算起了藥粉的念頭。他當然可以直接把新藥粉拿出來,但太容易得到的東西是不會被人珍貴的,趙構就覺得自己會接著鬼神搞一搞事。
不看歷史上的趙宋,滿朝文武都被郭京這個痞子給涮了么。這個時代的鬼神情節還是很濃重的。
但就在這個時候,秦仔來到了。
這人趙構本體的記憶里是有的,乃是趙桓的梯己人,攜帶臘書,奔波勞苦,這是真正的信使。
他或許已經知道了趙構的動作,可他沒有吭聲,直接傳下了圣旨就回東京了。
趙桓果然是任命趙構為兵馬大元帥的,但與趙構的設想有不同的是,他是大元帥,底下不是副元帥,而是兵馬元帥。
誰呢?陳遘。
陳遘是兵馬元帥,宗澤和汪伯彥是兵馬副元帥。
果然,這親王就是一個空頭,就是擺在供桌上的牌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