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中常常寫的是三更埋鍋做飯,五更出戰。五更是指的凌晨三點至五點。
眾所周知,凌晨四點是人身體最為疲倦之時。這個時候偷襲往往會有奇效。五更出營,可能剛好趕上這個點偷襲。
只是,張昭和新軍衛上下決意在十三日死戰,沒按照這個套路來。因為,新軍衛根本就不是偷襲的軍隊。橫隊前進,需要鼓點來指揮。
清晨的陽光從地平線上升起,讓韋州城、苦水河、風沙化的平原都沐浴在陽光中。
新軍衛上下的早飯已經吃過。一個個的連隊正排著整齊的隊列,注目著指揮所的木樓上的青年!那是他們的主帥。
在早飯時間,新軍衛底層的士卒已經明確了今天的作戰任務。他們即將出營主動攻擊韃靼主力。以三千對三萬五千人!張相公說了:狹路相逢勇者勝。
那么,他們缺乏勇氣嗎?
清晨的風吹動著新軍衛的紅色蟠龍旗,獵獵作響。新軍衛能用龍旗,因為他們名義上是屬于太子朱厚照的軍隊。
張昭看著下方一張張年輕的臉龐,一個個整齊的方陣,讓他清朗的聲音在這風中傳揚,“新軍衛的全體指戰員們!等會,我們就要向韃靼人發起攻擊。
這一戰,我們當中有很多人可能再也回不來。但是,歷史記不住我們的名字,后人會記住我們的功績!韃虜肆意的踐踏我們的國土,我輩軍人難道不敢亮劍嗎?
大的道理講完,還有小的道理。
韃子三萬五千人將我們圍在這韋州城。昨天他們的可汗,也就是小王子當眾發誓,要把我們趕盡殺絕。我們新軍衛的將士,只有站著死,沒有跪著生的規矩!
新軍衛的全體指戰員們,我,張昭,新軍衛指揮使,命令你們在這場戰斗中聽從指揮,服從命令!今日軍鼓不停,我們向前不止。我的帥旗也將是這樣!只許前進,不許后退。
新軍衛萬勝!”
“萬勝!萬勝!萬勝!”
回應張昭的是三千新軍衛士卒爆發出來的高呼聲。
張昭道:“出戰!”
“敬禮!”
三千余名士卒全部抬起右手向張昭敬禮。這是他們對主帥剛才命令的回應,是承諾,是告別!
張昭緩緩的抬起右手,舉在眉間,回了一禮。
軍樂聲在此時響起!
新軍衛的軍樂,直接用小鼓敲打出《分列式進行曲》的節奏。這是新軍衛全體指戰員聽的耳朵都要起繭子的節奏。在此刻,這熟悉的音樂卻格外的讓人安心。
吳臣率領著他麾下的三個連隊,在鼓聲中率先踏出營寨。
決戰開始了!
…
…
陳康率領著他麾下的士卒在大軍營寨的后方、韋州城外看管著昨晚被韃靼人驅趕進來的近三千百姓。
輔兵連和方儼都在這里。
張昭對方氏父子的安排,方珍、方儲作為新軍衛后勤部門的代表,留在固原城中采購和準備接應王家運輸的物資。小舅子方儼執意留在新軍衛中。
方儼坐在柵欄外的土堆上,看著營地里只分配了少量糧食的百姓,聽到營寨正中張昭的聲音遙遙的傳來,接著就是軍樂聲響起,然后再看到吳臣率軍出擊,頓時變得目瞪口呆。
“伯寧,張…張相公是玩真的?”
陳康沒好氣的道:“那還有假?命令都下來了,你以為呢?瑪德,老方竟然能撈著上戰場,我還得在這里看場子。”
他心里很無奈。他知道少爺對他的安排是愛護的意思。畢竟,他還年輕。而方貫已經是十九歲。
方儼打了個哆嗦。一個月前,妹夫張昭安排他們父子三人離開韋州城,但是他父親說不能都走了,得留一個人在這里對張昭表示支持。他們不支持張昭,難道還指望外人支持嗎?他妹妹是張昭的妾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