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薊州鎮地圖鋪開在正廳的桌上。
二團的千戶孫啟棟拿著木桿在地圖上一點,道:“相公,吳臣帶著一團釘在密云。朵顏衛的騎兵根本到不了京師。只要嚴令古北口這段長城各關隘嚴密防守就行。”
馮無忌道:“老孫,現在的問題不僅僅是進來的朵顏衛騎兵。古北口那邊報告胡騎有數千。”
孫啟棟道:“拉倒吧。那幫孫子不多報點人數,怎么顯得他們盡力了。七月份宣府外就開始互市。八月初貿易城都修建的七七八八,投入使用。小王子腦子有毛病帶兵穿過永謝布萬戶的地盤,繞過來打古北口。他不想互市了啊?就朵顏三衛那兩三萬騎兵,他們敢來打古北口?”
林文寧道:“咱們分析是對的。但這些話也得等會在御前,廟堂袞袞諸公聽的進去才行!
就是這幫人壞事。早點把相公的整訓計劃批下來,會有這種事?把薊州鎮一整訓,擺一個連在古北口,就能打得韃子嗷嗷叫。瑪德!外行領導內行,這能不誤事?”
林文寧這話說的廳中一干千戶們紛紛附和。
現在的問題不是如何應對朵顏衛犯邊。他算老幾?
新軍營的一團就在密云。就算把古北口讓給他們,放進來打,都是妥妥的大勝!
現在的問題是,朵顏衛的小股騎兵進到順天府燒殺搶掠,讓大明的諸公們和天子顏面無光,可能要追究張昭的責任。
張昭是除古北口參將之外的第一責任人!
這時,參謀高一典從外面進來,抬手敬禮,然后道:“伯爺,宮中來人傳口諭,天子召見你進宮。”
張昭點點頭,示意自己知道了。手指輕敲著桌面,道:“保持和一團的聯絡,盡快剿滅進來的朵顏衛騎兵。有消息隨時給我。二團和騎兵連都動員起來。隨時準備出征。”吩咐完,跟著前來傳口諭的張忠進宮。
此時,已是清晨五點許,宮禁打開。
危機、危機,其實有時候意味著危險之下的機會。
…
…
弘治皇帝依舊是在西暖閣中召開“御前會議”。這是張昭上次在密折給他出的主意:集體負責制。
將閣臣、部院大臣、都督們召集起來,御前一言而決,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厘清職責。其實,和雍正皇帝搞的“軍機處”差不多。和后世的首相、閣臣制度差不多。
弘治皇帝氣色不大好,坐在塌椅中。文武大臣分列在弘治皇帝面前。
英國公張懋幫天子問道:“子尚,現在情況如何?”
張昭搖頭道:“還沒有具體的消息傳來。”
在場的群臣,古北口防線出事,當然是先問張昭。張昭總督三鎮軍務,甚至擁有部分調兵的權限。這是之前內閣就許諾給他的。此時不找他找誰?
英國公一陣無語,你這回答也太“樸實”了。好歹遮掩一下啊。
果然,謝遷立即出列,態度激烈的道:“陛下,朵顏三衛的騎兵至古北口下。更有小股騎兵至順天府中。張昭令后軍都督府事,卻延誤國事。臣請派大臣前往古北口諸關隘,總理薊州鎮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