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碼頭的迎接場面因為暈船的事情搞的很稀爛。不過,總算沒有人員傷亡。
張昭在金州城中緩了一晚上,第二天上午,召集金州衛上下的將官談話,了解情況。
金州衛實際上是大明在海面上面對朝鮮王國的第一個點。這里同樣是朝廷現在僅有的海洋水師。
南方海面上那些商船,大明的朝廷沒有絲毫的控制力。他們行商,搞貿易,朝廷收不了稅。他們化身海盜的話,朝廷對他們也沒有什么威懾力。
官衙之中,自楊升以下的金州衛將校端坐在木椅中。初冬的陽光照落在大堂的庭院里。
張昭坐在最上首,喝著熱茶,說著開場白:“金州是個好地方啊!不凍港。這里是大明海軍的第一個基地。大明的海軍將從這里走向世界。楊將軍,你搞的不錯。”
得了夸獎,楊升滿臉笑容,“大帥,末將只是做了本職工作。”全然沒有弘治十六年時的那種不配合的態度。
“說說朝鮮王國那邊的情況吧。”
楊升匯報道:“大帥,從龐將軍傳來的情報看,朝鮮王國目前非常復雜,各種聲音都冒出來。
由于大明公開說要問罪于朝鮮王國,其國內的局勢現在就如同火藥桶一般,只要一丁點的火星就會爆炸。
從其國王燕山君的王位去看,可以把這些人分為保王黨和新王黨。
在漢城之中,有的大臣和將領主張由燕山君來為‘大明商人被殺’的事件負責。廢除其王位,將其交給大明處置。另立新君。
這一派以朝鮮左相權貞煥為首的一批官員。他希望借助于朝鮮王國慈順大妃的名義,另立晉城大君為新君。
保王黨則是燕山君的心腹外戚慎守勤和任士洪為主。
這是漢城內的情況。
但是朝鮮王國內部還分為地方豪族和中央政權。因為大明公開說問罪,朝鮮王國的政治精英們私下里對大明的意圖自有判斷。
大帥當年在報紙上發表的文章都被人搜尋出來。很有一批人認為大帥此行朝鮮可能要為大明吞并朝鮮王國。
所以,地方上的豪族們都希望廢除李氏,在平定平壤府豪族柳氏的叛亂之后,主動的融入到大明的體系之中。這些人和漢城內的權貴亦有勾結。
以吏曹判書柳順汀為首。他這個職位對應的是大明的吏部尚書。”
楊升說完之后,略微有些感慨。朝鮮王國真不缺聰明人,從張大帥過往的言論、行動大致就推斷出事實的真相啊!他這個參將,軍銜是“都指揮”,屬于被傳達的范圍內。他知道張大帥往朝鮮王國的真實意圖。
趙子龍嘆道:“大帥名震天下諸國,一言一行現在都被人拿來研究啊!”
這話也就趙師爺敢說。丁正初,方儼,于參謀,宋興啟幾人心里感慨。
很明顯,“戰略”欺詐根本不要使啊!
張昭微微一笑,“行,情況我明白了。那也由不得他們。楊將軍,給王大參送信,我過兩日北上,在鳳凰城和他見面。另外,傳我軍令,調渤海軍攻進朝鮮王國,打通前往平壤府平叛的通道。”
朝鮮王國的一些人想和他談條件,先打了再說!
張昭再一次的更改行程。他不準備直接到漢城了。他先北上和王圣人見面,然后,調集大軍先把朝鮮王國的平壤府給打下來再說。
“是,大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