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徐庶的分析,高覽遇刺一案便水落石出。陳震起身對韓湛說:“主公,我們能一舉端掉袁術刺客的老巢,那位來報訊的婦人功不可沒。您看,是否將官府承諾的賞金,兌現給她?”
“陳太守,”韓湛望著陳震,笑著說道:“既然是事先承諾好的賞金,自然要一分一毫都不少地支付,否則對官府的信譽會有損害。”
在得到了韓湛的許可后,陳震立即叫來一名差役,吩咐道:“速去將陳氏召到太守府來領賞。”
差役聽到陳震的吩咐后,臉上露出了喜悅之色,趕緊答道:“小的遵命!”
韓湛知道這些差役素有雁過拔毛的習慣,為了防止自己給陳氏的賞金被吞沒,看到差役轉身要走,他連忙補充一句:“讓陳氏到這個大堂上來領賞!”
正滿心歡喜的差役,聽到韓湛這么說,臉上的笑容頓時變成了苦笑。不過他哪里敢抗命,只能老老實實地再次答道:“小的遵命!”
看到差役離開大堂,陳震有些不解地問:“主公,屬下不明白,為何要讓陳氏到大堂來領賞呢?把她叫進府中,讓差役把賞金給她就行了,何必還要多此一舉呢?”
韓湛聽陳震這么說,便知道他根本不懂差役會私下做手腳之事,連忙向他解釋說:“孝起,你有所不知,如果讓差役把錢轉交給陳氏,差役就會在中間克扣一部分,陳氏到手的賞金能有多少,就不得而知了。”
“不會吧?”聽到韓湛這么說,陳震的臉上露出難以置信的表情:“主公,屬下一直御下極嚴,在館陶城內應該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吧。”
“孝起,下面的差役要想糊弄你,是非常容易的。”韓湛也不想在這種小事上糾纏,因此特意向陳震明言:“若這位報訊的陳氏,并非本侯的舊識,本侯也不會多管閑事,斷人財路。但這位陳氏家中貧寒,難以度日,這筆賞金對她來說,無異于救命錢,絕對不能讓差役克扣。”
陳震等韓湛說完后,連忙躬身行禮道:“主公體恤民情,對孤兒寡母如此照應,真乃他們的福氣。陳某代表館陶百姓,多謝主公!”
過了一炷香的時間,差役帶著陳氏來到了大堂之上。陳氏看到大堂里坐著那么多官吏,不禁有些手腳無措,她跪倒在韓湛面前,連磕了幾個頭,有些慌亂地說道:“小婦人參見亭侯,參見太守大人!”
“免禮!”韓湛等陳氏抬起頭后,吩咐端著托盤站在一旁的差役,“來人啊,將賞金交與這婦人。”
愁眉苦臉的差役,捧著一盤金餅,走到了陳氏的面前。陳氏慌忙接過了托盤,放在地上,帶著哭腔說道:“多謝亭侯,多謝太守大人。”
正當陳氏在太守府內領賞時,府門外不知什么時候圍上了一群百姓,他們大多數都是陳氏的左鄰右舍,聽說陳氏因為舉報隱藏的歹人有功,冀州牧、漳水亭侯韓湛要親自賞賜他,這些百姓是來看熱鬧的。
守在門外的差役,見忽然圍上來這么多百姓,還以為他們要鬧事,不禁緊張起來。帶頭差役壯著膽子沖他們吼道:“你們要作甚?”
一個白胡子老頭上前,對他說道:“官爺,我們聽說陳氏到太守府來領賞,是專程來看熱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