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王允在施展連環計之時,沮授也沒閑著,他此行的目地,除了交好朝中大臣和董卓的手下外,還要前去拜訪蔡邕,說服他離開長安,前往冀州與蔡琰團聚。
不過他的運氣不好,去蔡府時,府里的下人回復說:“我家大人到郿塢去了,至于何時能回,小人也不得而知。”
由于沮授知道連環計一開始,董卓的性命就進入了倒計時,而和董卓綁在同一根繩子上的蔡邕同樣危險,因此他一有空就前往蔡府,希望能遇到蔡邕。但令人遺憾的時,他連著去了四五天,蔡邕依舊沒有回來。
這日他再次在蔡府撲空后,隨行的墨泉對他說道:“沮先生,與其每日里這樣白跑路,倒不如讓小的帶兩個留在這里等候。一旦看到蔡侍中回府,小的會立即命人會驛站向先生稟報。不如先生意下如何?”
沮授想到自己不時還需前往司徒府,幫王允出謀劃策,不可能每天都跑到蔡府來等蔡邕,因此對墨泉的這個提議,他思索了片刻后,便點頭答應了。
他留下墨泉和兩名兵士,自己帶著人前往司徒府。王允聽說他的到來,連忙出門相迎,并領著他來到了密室。
等進入了密室,沮授開門見山地問:“子師先生,情況如何?”
“呂布已經入甕。”既然是在密室之內,王允說話也就沒有什么顧忌了:“明日董賊會從郿塢歸來,到時老夫想個辦法,將呂布支走,然后便可以請董賊過府,將貂蟬獻與他。”
“董賊明日要從郿塢歸來?”沮授聽到這個消息時,腦子里靈光一閃,心說莫非蔡邕也會一同回來。
“沒錯,董賊也派人來報,說明日午后趕回京師,讓京中文武官員都出城迎接。”王允用遺憾的語氣說道:“若我們早點實施這個連環計,就可以在董賊回京之際,讓呂布將其斬殺。”
“子師先生,欲速則不達,若操之過急,反而容易誤事。”沮授見王允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連忙勸說道:“既然呂布已經中計,那么董賊授首也是早晚之事。”
“公與所言極是。”王允聽沮授說完后,連忙點著頭說:“是老夫太急于求成了。”
按照最初的計劃,王允應該在這幾天請董賊到司徒府,但如何支開呂布,卻是一個問題。沮授也沒有什么好的辦法,只能向王允請教:“子師先生,不知有何辦法,可以將呂布從董賊的身旁支開一段時間?”
王允想了一陣,回答說:“董賊前往郿塢之前,袁術寄給司空張溫的書信,不慎落入了呂布之手,結果給他招來了殺身之禍。等董賊回京之后,老夫可誆言在城外發現了張溫的同黨,董賊必派呂布前去處置,到時老夫就可以找機會將董賊請到府中。”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都按照王允和沮授所計劃的發展。在迎接董卓回京時,王允裝出一副神秘的樣子,對董卓說道:“太師,老夫聽報,張溫逃走的家眷在城東出現,恐怕是想逃往壽春投奔袁術。”
董卓對張溫私通袁術之事一直耿耿于懷,否則也會命呂布將他當堂斬殺,此刻聽說張溫的家眷出現在城東,似乎有投奔袁術的兆頭,不禁勃然大怒,連忙叫過呂布吩咐道:“汝速率鐵騎一千,到城東去追殺張溫余孽,勿使一人走脫。”
等呂布領命離開后,王允又假惺惺地說道:“老夫欲屈太師車騎,到草舍赴宴,未審鈞意若何?”
董卓因為王允一向對自己恭敬有加,也不愿意掃他的面子,便爽快地說:“司徒見招,即當趨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