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孝,為了方便那些編譯員編輯信息,本侯剛琢磨出了一組數字,正好寫給你看看。”韓湛說著,拿起紙筆在上面寫下“1、2、3……9、0”的數字。
郭嘉歪著頭看著韓湛寫在紙上的阿拉伯數字,一臉詫異地問:“主公,您寫的這是什么,為啥屬下一點都不認識啊?”
韓湛心想,你不認識就對了。這個阿拉伯數字是公元五世紀,由古印度人發明的,直到二十世紀初,才開始在我國使用的。如今距離印度人發明這些數字,還需要再過三百年,整個天下除了自己,是沒有任何人認識的。
既然印度人都還沒有發明這些數字,他自然就好不臉紅地據為己有了。“奉孝,這是本侯新相出來的一組數字,方便編譯信息用的。”說著,他還在阿拉伯數字旁邊,一一寫上中文,向郭嘉解釋說,“這就是和數字對應的文字。”
郭嘉盯著韓湛寫出阿拉伯數字和中文數字瞧了半天,隨后緩緩地點點頭,說道:“主公真是聰慧過人,居然能想出如此精妙的數字。如此一來,編譯信息就要便利多了。”
雖說韓湛讓后世流行的阿拉伯數字提前兩百年面世,可聽到郭嘉對自己的夸獎,臉上還是感覺一陣陣地發熱。他沖郭嘉擺擺手,說道:“奉孝,你立即著手去進行此事吧。若是需要什么人手,冀州的文武、兵馬、錢糧都聽任你的調遣。”
“屬下遵命。”郭嘉連忙答道:“屬下這就回去著手進行此事,明天就張貼告示,在城中招募修建高臺的民工,并調集錢糧,準備盡快動工。”
望著郭嘉離去的背影,韓湛的心里還是蠻自豪的,既然以往的穿越者,都沒有搞出這個千里傳訊的高臺,那么自己的今日之舉,必將開一個先河,給后世的穿越者做一個榜樣,讓他們在古代也學著自己的樣子,搞出一系列的傳訊高臺,方便各地的信息傳輸。
誰知郭嘉離開后沒有多久,沮授就從外面急匆匆地走了進來。他有些著急地問韓湛:“主公,聽說您打算命軍事在冀州大肆修筑烽火臺,不知可有此事?”
“是啊,”韓湛不想傳訊高臺的事情,太早就鬧得滿城風雨,便隨口回答說:“別看鄴都這里遭到外敵入侵的可能不大,但居安思危的意識,還是不能少的。因此我命令奉孝去修筑高臺,為將來防范外敵之用,免得敵人驟然兵臨城下,打我們一個措手不及。”
了解完韓湛修高臺的目地后,沮授主動請纓:“若是主公不棄,屬下愿意協助軍師,來共同修建這烽火臺。”
韓湛正擔心郭嘉在大興土木之時,缺乏足夠的人手幫忙,此刻聽到沮授主動請纓,真是想瞌睡就有人送枕頭,自然沒有不答應的道理:“沮監軍,既然你愿意協助軍師,修筑城外的烽火臺,那本侯就任命你為軍師的副手,共同監督烽火臺的修建工作。”
“請主公放心。”見韓湛如此輕松地答應了自己的請求,沮授不禁喜出望外,連忙長揖倒地:“屬下一定會協助軍師,修筑好城外的烽火臺,絕不辜負主公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