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需要派人深入調查一下,看看他們是不是有什么齷蹉。
趙敏畢竟是正妃,掛副職的鄧嬌對于這點很不滿。嘴上不說,是因為朱樉討厭后院內斗之事。
再加上趙敏與她幾乎不來往,兩人并沒有直接矛盾。
可是次妃終究是鄧嬌的痛。
一路平靜回到西安,朱樉直奔布政使司召開擴大會議。
“本王離開近半年時間了。這段時間里發生了很多事,相信大家也多少聽到,或者知道一些。本王就不在這里重復訴說。”
“剛剛進城時,本王看見了城門外密密麻麻排隊等候進出城的人,很欣慰。這樣的場景,本王的理想,才有很大可能會實現。”
停頓了一下,朱樉接著道:“除了少數幾日,大家或許疑惑本王的理想是什么?”
“其實很簡單,也很現實,只要在座各位同心協力一定能辦到。”
說道這里,朱樉整了整嗓子,深呼吸一口氣。大聲道:“本王的理想就是,漢唐之盛世,關中之地位。”
震驚,除了震驚就是震動。
因為朱樉這句話有多重意思在其中。
漢唐盛世就不說了,朱樉鼓勵商業就能看出來。漢唐宋都是商業非常發達的。
西安,乃至西北這半年的改變。讓所有人都有目共睹。
商業的繁榮,的確讓大家的生活水平有了顯著提高。
南方來的絲綢茶葉,北方來的牛羊肉等等。都不會受到限制,有錢就能買到。
因為朱樉大大提高官員待遇,讓官員們不至于為了更好的生活質量。行滿門抄斬之事。
的確,朱樉在提高十倍待遇的時候。也提出了比朱元璋更加嚴厲的打擊手段。
為了高薪養廉,朱樉是擔當了很大的風險在。
商業發達的好處,可以說每個人都享受了其中的紅利。
可是朱樉提出的關中之地位。這句話就不好理解,也不知該怎么理解。
因為關中,可是有著幾千年的王者之都。三皇五帝,就是在這片土地上管理天下。
朱樉如果是帝王,提出這句話沒什么好疑惑的。
可是作為一個封王!
難道朱樉這次回來,是要正式另立門戶,與南京決裂。
朱樉不知道官員們內心的想法,他繼續開口。
“本王打算成立一個商業司。”
“商業司除了專門管理商業,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必須重新打開封閉百年的絲綢之路。”
打開絲綢之路?
沒問題。
以布政使王明,長史鄧艾等文官帶頭人。首先擁護朱樉這個決定。
其他文官也是開口支持。
畢竟要重啟絲綢之路,可不是朱樉一句話就能敲定的事情。
官員們如此支持,除了實際利益外。還有一點就是絲綢之路,將會轉移整個西北的力量。
將西安與南京的矛盾,轉為西邊對大家都有好處。
朱樉發神了。
這可是商業?
重農輕商的明朝?
因為朱樉知道,發展商業,提高商人待遇。很多官員是非常抵制的。
因為迫于自己這個王爺的權利,他們屬于敢怒不敢言。
可是看現在一個個踴躍發言的模樣,除了大力擁護自己的高明決定以外,還討論該如何做第一步了。
“靜一靜。大家都靜一靜。”
朱樉看著越來越激烈的討論開始,不得不出聲制止。
好在朱樉為人雖然隨和,可是威信還是非常足的。他讓靜,整個空間都安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