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心情很不好。他看向朱樉,對自己這個混賬兒子。他都不知道應該怎么評價。
這是天生我材必有用!
朱樉雖然看似胡鬧的說話做事方法,細細一想并無存在無理取鬧。
關中就不說了。事實勝于雄辯。
違背了朝廷律法,提高了商人的地位。更加將戶籍制度束之高閣。
可關中,它重新邁入繁華大道。
剛剛回答自己的佛本是道同樣如此。
說他是胡說八道!可朱樉的話,也就是老子化胡一事。又該怎么解釋?
佛未必不是道!
想了很多。朱元璋的心情也慢慢恢復。
再看朱樉那無法掩飾的不耐煩神情,又讓朱元璋想到當初。
對這個和自己長相最為相似的老二。朱元璋可是覬覦了厚望。
從封王稱號,以及封地。朱元璋都是花了大量心思在里面。
沒人知道。當朱元璋收到消息,朱樉在西安募集五萬秦軍(朱樉自稱親軍)時。朱元璋的內心與表面上的雷霆之怒剛好相反。
對中原王朝的始皇帝,秦王嬴政。以及嬴政下面的那只秦軍。在中華歷史上留下了無數戰績,難以超越的秦軍。在朱元璋看來,才是真正的軍隊。
風,風,風,血不流干,死不休戰。赳赳老秦,共赴國難。
這支為中華統一做出杰出貢獻的秦軍,毫無疑問是征服了朱元璋。
朱元璋甚至在期望,朱樉能讓這支,以一敵十,有著共赴國難精神的秦軍。再次重生在秦土大地上。
而怎么對待朱樉,朱元璋自己其實很矛盾。
上次朱樉回京后,他曾被朱樉介紹的蒙古帝國所影響。
他也想過,像蒙古人鐵木真一樣。將自己的兒子兒孫們外放西方。
這樣做,有個很明顯的好處。可以免除朱家自相殘殺。
讓朱元璋為了鞏固一個兒子的皇位,殺掉另一個兒子。這是不可能的。
朱樉在關中的無法無天,又讓朱元璋覺得自己過了。似乎他并沒有考慮過太子朱標的感受。
不管兄弟倆的感情有多深,可他作為父親。既然立下朱標為太子,那他就不應該在去扶持朱樉才是。
出于矛盾中的朱元璋,在得到張真人給他的那張錦布上。做出了決定,成全朱樉。
既然朱樉想當天可汗,那就去西方吧!
因為大明,是他留給朱標的。
下定決心,朱元璋就不會在意朱樉的答案是否正確。
“真是不學無術,神話傳說豈能當真?退下吧!”
語氣中不在帶著怒火,朱元璋淡淡的朝朱樉揮手說道。
朱樉卻無法體會到朱元璋這淡淡的語氣中,帶著那么一絲遺憾。
他如釋重負,連忙對朱元璋和張真人行禮退出宮殿。
見朱樉離開,張真人開口了。
“皇上決定了?”
朱元璋點頭,不在說話。
“恭喜皇上,這樣我大明江山必定穩固。”
張真人說這話,是不無道理的。
以朱樉在西北的做法,以及朱元璋置之不理的態度。這很難不讓他人多想。
因為這會給外人一個錯覺,就是朱元璋似乎非常看重朱樉。
還有徐達和胡惟庸,這兩位大明的文武重臣。他們在朝廷上力保朱樉而反對朱元璋一事。
以朱元璋不了了之的態度,似乎也印證了朱樉在他心中的地位。
朱元璋的態度,更加讓官員們緊貼朱樉。結果,就造成大明的商業在這樣的情況下蓬勃發展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