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到王府前院所在的長史府,胡文聰不知從哪兒冒出來。跪在朱樉的面前,緊緊抱著他的腿,那是淚如雨下。
朱樉見到是胡文聰,震驚無比。
“他怎么會知道這么快?”
趙敏的消息來的快,朱樉早就在上次揚州回來時搞清楚了。
而胡文聰難道也是用的信鴿傳遞消息?真是不能小看任何人。
朝廷都還在以快馬快船,以八百里,六百里加急的時候。聰明人已經在使用天空通道了。
“快起來文聰,發生了什么事?”
朱樉連忙扶起胡文聰,裝作一無所知的模樣。
“大王,我父親休矣!”
胡文聰并沒有起身,而是從懷里摸出一封書信遞給朱樉。
朱樉接過書信,繼續攙扶胡文聰。
“你先起來。”
胡文聰頭搖的厲害,再次拒絕朱樉的好意。執意跪地不起。
“大王,胡文聰求大王一定救救我父親。”
朱樉再次假裝嘆氣,不得已先將手中的書信打開來看。
“起來,本王保證給你做主。”
朱樉說完,不在理會跪地的胡文聰。而是大步向著長史府走去。
長史府,這是王府長史鄧艾負責的地方。也是秦王府的中心機構。
從這里發出的每一個命令,在西北都猶如圣旨。
胡文聰聽到朱樉的話,立馬起身跟在身后。
“鄧長史,你看看。本王決定兵發中原。”
隨著朱樉冷漠的神情,以及說出的話。把鄧艾嚇的心驚肉跳。
顧不得朱樉走到王座上坐下,鄧艾迅速打開手中的信件。一目數行快速掃過。
“大王,萬萬不可。”
鄧艾看來書信以為是什么大事,結果卻是一封丞相胡惟庸的家信。
如果說有什么特別之處,就是胡惟庸在信中留有遺言。
“如今我陜西兵力不足十萬,如何對抗朝廷數百萬大軍?”
作為王府的長史,協助朱樉管理整個西北的鄧艾。
自是十分了解朱樉的為人。朱樉是牽著不走打著倒退,屬于犟驢的性格。因此鄧艾的勸誡很是動了一番腦筋。
果然,朱樉聽到十萬兵力明顯被震驚了。
“才十萬?”
“不錯,大王,這還不能保證十萬大軍都會跟著大王造反。”
不等朱樉反應的時間,鄧艾一口氣接著以事實說話。
“造反?”
“大王兵進中原與造反無異。”
鄧艾又是斬釘截鐵的說道。
朱樉大受刺激,鄧艾的造反一詞頓時讓他清醒。
先不說以十萬兵力對抗朱元璋,他內心并不想造反。
一旦出兵被定性為造反,那將永遠沒有回旋的余地。不是他朱樉打到南京稱帝,就是被朱元璋打到遠走他鄉。
“大王,我父親真的不是私心為自己,而是為了大明萬年計。請大王明鑒。”
朱樉徘徊,讓跟來的胡文聰再次跪地哭訴。
胡文聰倒不是希望朱樉能發兵攻打中原造反,而是希望朱樉能為他父親喊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