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步。
十步。
五步。
短兵相接!
董平想靠他自己的悍勇先斬官軍的一員將領,來鼓舞己方的士氣,然后跟以前一樣沖進官軍中一頓橫沖亂殺,再然后他們的軍隊沖上來一舉戰勝官軍。
只不過,董平的劇本雖然寫得很好,可僅一個照面,他就被金吾軍沖在最前面的楊再興一槍挑下了戰馬——為了確保萬無一失,蔡仍將自己的親衛也暫時編入了親衛營。
接下來,對于這群跑不動也打不動的可憐農民軍而言,就是一場惡夢。
王德將輕騎兵的優勢發揮到了極致,分割,屠殺,再分割,再屠殺,如此反反復復……
等到蔡仍率領誘敵深入的兩千步軍殺過來時,勝負已分,他們這些步軍能做的也就是幫王德他們馬軍抓一抓俘虜,追捕一下那些還有點力氣逃跑的人,以及打掃一下戰場。
有人可能會覺得,此戰金吾軍勝得是不是有些太過輕松了?宋江義軍領兵的如果不是沖動的董平,是不是宋江義軍就不會吃這場敗仗了?
錯。
事實上,自從秦明所率領的宋江義軍的馬營被殲滅的那一刻,這場戰斗的勝負就已經定下了。
蔡仍命令金吾軍往張良山方向退,其實就是想試試宋江義軍會不會追上來。
那時,兩軍之間大約有十幾里的距離,如果宋江義軍追上來,必定要費不少力氣。
反過來再看金吾軍這邊,首先金吾軍的將士可以少走十幾里路,其次金吾軍的將士最善于奔走,不怕比走路,更不怕比耐力,因此,只要宋江義軍追,金吾軍就占優,宋江義軍追得越快、追得越急,金吾軍的優勢就越大,最后取得的戰果也就越大。
有人可能會抬杠:那宋江義軍要是不追呢?
那也沒關系,蔡仍可以派王德帶著親衛營咬住宋江義軍,自己率領步軍慢慢追宋江義軍,然后一點一點消滅這支宋江義軍,就算最終消滅不了這支宋江義軍,最不濟也能讓這支宋江義軍沒有機會去救援堆粟山上的宋江義軍,蔡仍一樣可以達成他的戰略目的,一樣能立大功,然后升遷。
總之,將這支宋江義軍的馬營伏擊掉了之后,蔡仍就吃定了這支宋江義軍。
這才是蔡仍選擇最先滅掉這支宋江義軍的馬營的最主要原因。
當然,因為董平和穆橫選擇帶兵追上來,此戰向著最有利于金吾軍的方向發展了。
結果,金吾軍自身只傷亡不到五十,就全殲了五千多宋江義軍——具體戰果是,擊殺了不到兩千,俘虜了近三千,只有六七百人跑掉了,宋江義軍的頭領沒遮攔穆橫被岳飛生擒活捉。
毫無疑問,這是一場輝煌的大勝。
不過——
蔡仍并沒有讓已經打了兩場大戰身心疲憊的金吾軍休息。
蔡仍命王勝率領后營留下看押俘虜和打掃戰場,同是派人去通知張愨和蔣興祖帶著民夫過來幫忙搜找跑掉的宋江義軍的人。
交代完王勝,蔡仍就率領剩余人馬向張良山奔行。
在天即將放亮之際,王德率先率領親衛軍趕到了張良山與佯攻了一宿的張憲和前營匯合。
這時,張良山上的燕青和宋江義軍才知道,他們錯過了逃跑的最佳機會。
繼親衛營之后,左營,右營,中營,以及蔡仍的親衛,也相繼趕到,張良山上的宋江義軍插翅難飛。
至此,招討司下達給金吾軍的任務,金吾軍基本上已經完成。
至于還沒攻打下來的山寨,已經無關緊要了——攻下,也就是錦上添花,攻不下,也不影向官軍的整體戰略目的。
蔡仍將岳飛叫來,讓岳飛帶著一什親衛去招討司報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