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就是有王宗濋、田師中、楊惟忠這些還算能打之將,官軍還是沒能攻下堆粟山寨。
這就很能說明,守衛堆粟山寨的宋江義軍很不一般。
后來,蔡仍將穆橫和燕青叫來一問才知道,守衛堆粟山寨的宋江義軍頭領是:沒羽箭張清,病尉遲孫立,拼命三郎石秀和鐵天王晁蓋。
自那以后,蔡仍就將這四個人的名字記下了。
后來,黃潛善、梁方平等人一看,這堆粟山寨也攻不下來啊,便與駐守在白菇溝—竹林寨一帶的增孝蘊等人一商量,決定:派一萬大軍和兩萬民夫鎖住堆粟山,直接進行下一步,也就是攻打五馬山、瓦龍山以及萬花山,企圖先剿滅這三座山上的宋江義軍,然后再回過頭來處理堆粟山上的宋江義軍。
黃潛善、梁方平、增孝蘊他們的計劃非常簡單,甚至都沒變,他們先以四萬大軍、八萬民夫隔開五馬山、瓦龍山與萬花山,然后以四萬大軍和八萬民夫攻打萬花山。
這回,雙方調換了一下任務,乾寧軍、永靜軍、保定軍、信安軍、安肅軍、永寧軍負責攻萬花山寨,廣信軍、順安軍以及中央禁軍負責切斷兩方的聯系。
結果,乾寧軍、永靜軍、保定軍、信安軍、安肅軍、永寧軍的表現還不如廣信軍、順安軍以及中央禁軍——他們打了二十多天,沒打下萬花山不說,自己還死傷了三萬多。
這讓在一旁吃瓜看戲的蔡仍,不禁大搖其頭,心道:“北宋真是沒救了。”
也不知是誰注意到了,他們在前線流血流淚,蔡仍和金吾軍在后面吃瓜看戲,竟提議讓金吾軍去攻打一下萬花山。
這個提議很快就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
而且,有人說:金吾軍只會打一打伏擊戰,根本打不了殘酷的攻堅戰。
對于這樣的聲音,蔡仍本不想理,可金吾軍的將士不干了,紛紛向蔡仍請命,請求去攻打萬花山寨,讓別人看看金吾軍到底能不能打攻堅戰。
另一邊,黃潛善和梁方平也命令蔡仍率領金吾軍攻一次試試。
不得已之下,蔡仍只能帶著前、后、左、右、中五營人馬去打一場他最不愿意打的攻堅戰。
這一戰之慘烈,可以說僅次于淇山寨那一戰。
當時,蔡仍親臨指揮第一線,派張憲、張哮、高師旦分別率領前、左、右營從三個方向同時攻打萬花山寨的前、左、右三面寨墻,命牛皋和王勝率領中營和后營接應。
戰斗一打響,金吾軍的將士就在蔡仍的指揮下有條不絮的往上沖。
雙方一接戰,觀戰的楊惟中等人就看出來了金吾軍的不同。
金吾軍的將士,跟其他禁軍的將士完全不同,金吾軍的將士,有一個算一個,既訓練有素,又全都悍不畏死。
這讓楊惟中等觀戰之人,無不動容,不明白蔡仍的兵到底是怎么練的!
可即使金吾軍的將士如此悍勇,面對困獸猶斗一步也不敢讓的宋江義軍,金吾軍將士也是攻了半宿沒能建功。
突然!
在最前方指揮左營人馬往寨墻上沖的左營副指揮吳敵,被宋江義軍發射的巨石砸中腦袋,當場身死。